分享

精彩视听室丨我音四位作曲家倾力创作交响幻想曲《炎黄颂》

 周原樵翁 2021-09-16

近年来,上音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目标,集结海内外优秀音乐人才、通过学科建设的团队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联动效应,打造出一台台原创新作品、新剧目,斩获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奖项。

今天我们将欣赏到的是,去年我院再度承担的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演出——上音原创作品交响幻想曲《炎黄颂》音乐会。这是近年来首次,由中国原创交响曲献演“上海之春”闭幕演出。

这场世界首演音乐会,去年5月17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由荣获乔治·索尔第爵士(SirGeorgSolti)国际指挥大赛冠军殊荣的青年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CM)学生乐队联袂献演。值得关注的是,让中英两国青年音乐家们同台共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视频完整版

曲目导赏

以华夏文明为源头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留存至今的文明古国。数千年来的生生不息与代代相传,不应忘怀的是先辈们立下的丰功伟绩。

炎帝与黄帝是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的领袖。炎帝神农氏亲尝百草,用草药治病,不仅发明了刀耕火种,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还创造乐器制定五弦。黄帝轩辕氏大力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播种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造宫室、发明舟车;更有积极推进文化创制,命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律作乐、大挠制定甲子,岐伯著写医书。后来,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起来统一华夏部落,进而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因此,炎黄二帝史称“华夏始祖”。

交响幻想曲《炎黄颂》,以炎黄二帝的创世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从混沌创世到生命萌发、从生产发展到繁荣文化、从铁血柔情到磅礴气势、从敬天祭神到礼赞天下,展开一系列交响化音乐叙事。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四位拥有多年合作经验的上音作曲家周湘林、赵光、张旭儒、尹明五,专程赶赴甘肃、陕西等地深入民间采风,共同打造、倾力创作出这部交响套曲。

它以相对统一的音乐素材为基本核心,融合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古老音调与审美风格,通过“起”“承”“转”“合”的整体结构布局,幻化成“源”“生”“化”“祥”四个史诗般的宏大乐章,将带领听众们追溯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人类古老文明的辉煌源头,并以此祈福天下归一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景。

第一乐章《源》

“祈祀山川百源”“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混沌天地之间,万物初始;神思生命之源,文明之源。

第二乐章《生》

“象艸木生出土上”“自无出有曰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讴歌生命不息,生生不息。

第三乐章《化》

“和故百物化焉”“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因时而化”“胜败若化”“终不能化”;刻画“涿鹿鏖战”,吟咏“铁血柔情”,展现古代华夏由蛮荒向文明转变的重要历史转折。

第四乐章《祥》

“无道曰祥”“吉事有祥”“神光并见,咸受祯祥”;描绘泰山祭天,礼赞天下归一,神往天下大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