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狱苏16 葬身何处?

 无犀之谈 2021-09-16

狱苏16 一桩诗谜:苏轼想葬在嘉兴还是安庆?

葬身何处?
苏轼在狱中写给老弟的诀别诗的最后一句,出现了一个矛盾的地方: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很多人对这句诗的理解是,苏轼想要将坟墓定在浙江桐乡,也就是今天嘉兴下辖桐乡市。
问题在于——
第一,诗中所指桐乡,是汉代名臣朱邑墓所在的桐乡,非浙江嘉兴桐乡,而是今天名为桐城的安庆市下辖县级市。今天的嘉兴桐乡之地名,是明宣德年间才正式置县的。

第二,苏轼诗中讲“浙江西”,方位倒是没错,苏轼所指“浙江”,并非今天省域概念上的浙江省,而是古钱塘江的总称,而苏轼诗中写的桐乡,如果真是指嘉兴桐乡市,那方位就错了,桐乡市地处钱塘江的上方(北),当然,如果我们牵强地把钱塘江入海之后的杭州湾部分也称为钱塘江的话,那桐乡确实是在“浙江西”。
第三,苏轼自注的两个理由非常矛盾,他之所以要安葬在桐乡,一是因为百姓爱戴,二是因为古代名臣身葬于此,但爱戴他的是湖州和杭州百姓,古代名臣是距离杭州近千里之遥的古桐乡,今桐城。
最后,既然如此矛盾,我们只能根据最确定的文字依据来判定苏轼身在狱中的真实想法。

兰亭修禊图  明 钱穀

总览“浙江西”也就是钱塘江西侧的地域,最符合苏轼要求的安葬地,当然就是杭州,一来这里的百姓对苏轼无比爱戴,二来苏轼本人对杭州的感情之深,几乎仅次于家乡眉州。
谜团就在于,他为什么要在诗末写桐乡?北宋时的桐乡,肯定就是指安庆下辖桐城市,可他又要在自注里提葬在今天桐城市的汉代名臣朱邑。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有着百姓的爱戴,苏轼确定自己是要葬在杭州,就像古代那位同样因为百姓爱戴而葬在桐乡的名臣一样。
桐乡,在这里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
桐乡不是一个具体地名,而是当作一个典故来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