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够大器晚成的人,少不了这四种“运气”

 布衣粗食68 2021-09-16

01

有人说:“胸怀大志的人,从来不急。”

人生路漫漫,很多事情,急不来,急也没有用。

小时候,我家很穷,常常食不果腹,因此,吃东西的时候,几乎是抢着去拿,使劲吃。老人们骂一句:“急什么,饿死鬼投胎啊?”

属于你的,终究会来,别人抢不走;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拿到手了,也要弄丢。

因此,总有一些人,看透了人生,活得从容而自由。

02

《警世通言》里,讲了一位老秀才鲜于同,广西桂林新安县人。

年轻时的鲜于同,多读了几本书,但是他不急着考取功名。选拔贡生的机会,他连续让了八次。

一晃,他就五十七岁了,头上有了白发,脸上有了皱纹,但是他始终以年轻人自居。

他常常把自己和孔夫子相提并论,认为孔夫子没有及第,却是一个大智者。他不考功名,还颇有道理。

鲜于同的言语,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身长袍,开口就是“之乎者也”,生活非常落魄,不得不以帮人写字为生,临死前,还欠酒馆一些酒钱。

新安来了一个知县,名曰蒯遇时。他非常喜欢有才学的人,还组织了好几次选拔考试。鲜于同的好运,从此开始。

第一次考试,因为鲜于同的文章老练,做事也靠谱,得了第一名。

第二次考试,知县嫌弃鲜于同年纪大了,以后没有多少奔头,改卷的时候,故意让字迹潦草的人得利。不料,鲜于同在考试当日,身体不舒服,导致试卷有些混乱,歪打正着,又被选上了。

第三次考试,鲜于同本应写“礼记”的卷子,却动了歪念,写了“诗经”的卷子。知县不知其中变化,误打误撞,让他考中了。

此后,鲜于同步入仕途,一路高升,做到了巡抚。

为官期间,他始终牢记清廉二字,并且想方设法感激蒯遇时的恩情。在蒯遇时被查家人诬陷的时候,他主持公道;蒯遇时的儿女,也拜在他的门下为学生,分文不取。

03

古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听天由命。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大器晚成的潜质。如果没有,说明他的磨砺不够,之前没有沉淀自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器晚成,是人的运气,更是人生的煎熬的结果。

其一,出门遇到贵人。

很明显,蒯遇时就是鲜于同命里的贵人。在众多的考生之中,能够被看中的人,多有过人之处,但是也要考官主持公道才行。

古时候,姜子牙有过人之处,如果他没有遇到周武王,也是空有一腔热血;诸葛亮如果少了刘备,恐怕没有了一显身手的舞台。

人在社会上混,人脉很重要。你都不知道,会遇到哪一个贵人,但是你可以对所有的人,都表示友好,用诚心去待人。这样的话,帮你的人,自然会出现。

其二,自己满腹经纶。

《菜根谭》里有言:“伏久者,飞必高。”

所有的好运气,都是厚积薄发。你不给自己添砖加瓦,而是心高气傲,那么你活到老,也不会有出息。

即便有人提拔当大官,也因为大字不识一个,成为群众的笑柄。

年轻的时候,积累经验,增加生命的厚度。人老了,反而能够一飞冲天。知识就是做人的底气,金钱就是投资的基础,两者相得益彰。

其三,坚持善良,知恩图报。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道:“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

善有善报,因果不虚。

走歪门邪道的路,看起来很容易成功,但是走不了多远。

鲜于同时刻感激“知遇之恩”,牢记朝廷给了自己当官的机会,因此他一直走正道,不管官职多高,都会低头,毕恭毕敬对待自己的恩人。

一个善良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常被人欺负,但也会一次次觉醒,然后找到“在社会夹缝中求生存的办法”,从此冲出一条路来,让人刮目相看。

其四,富贵留给子孙。

鲜于同在八十多岁的时候,主动让贤,回家教书育人。把自己毕生所学,无私地传授给好学的孩子。因此,他的孙子,也通过考试,得了功名。

我们都希望,家庭越来越兴旺。但是兴旺的根本,在于家里的孩子。

把孩子培养好了,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大器晚成”。

晚清名臣曾国藩,常常写家书,勉励儿女们读书,还写了“家训”,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他的后辈中,人才辈出,有200多位成为名人。

别泄气,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手里,所有的坚持,都会有意义。如果你还一事无成,也没什么,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04

结束语。

莫言说过:“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我们都羡慕莫言,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但是鲜有人知道,他因此付出了多少,煎熬了多少个日夜。

早在之前,他在写作路上,走了30多年;获奖之后,他沉淀了8年,才再出新作。

世界很复杂,人心很浮躁,城市很繁华,到处都是“速成班”。而你,必须慢慢来,把人生写成书,然后逐字逐句去推敲。

欲成大器,先有底气;大器晚成,慢慢煎熬。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