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2501 | 龙晓初:《远山奇迹》连载11

 海陆物语 2021-09-17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远山奇迹》00        《远山奇迹》01

《远山奇迹》02        《远山奇迹》03

《远山奇迹》04        《远山奇迹》05

《远山奇迹》06        《远山奇迹》07

《远山奇迹》08        《远山奇迹》09

《远山奇迹》10

................................................................................

................................................................................

龙晓初脱贫攻坚长篇小说《远山奇迹》连载11

第二章
第二节  冲破重重阻力纠正低保(下)

李利民现副县长现在更加认识到杨同光主任之前的处境,他一个人怎么能敌得过胡应礼一伙5个人呢?在这样污浊的政治生态环境里,能保持自己清流,杨同光已属不易了。要换是别人坐在杨同光的位置,说不定早就被胡应礼一伙的大染缸给染变了颜色,也变成了坑害人民群众的一只大蛀虫。

................................................................................

“胡书记,那你们5个村干部就好好招呼老人吧,请代我向老人问个好。”李利民副县长无可奈何地在电话里说道,事已至此,会是开不下去了,只有再等几天,再耐心地等待胡应礼他们5人从县城回来。

星期天,除村支部书记胡应礼以外,4个村干部陆续回村。

李利民副县长知道4个村干部已经回来,就给村支部书记胡应礼打电话,要求他在医院里找个护工护理老人,必须在星期一早上9点钟准时组织召开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会议,否则,他就只有请县委书记陈道去医院请他了。

星期天下晚,胡应礼父子回来,胡父的病还是老样子,反正糖尿病也是不可能得到根治,还不是需要每天在肚皮上扎上一针胰岛素,作稳定治疗。

星期一早上,李利民副县长和杨同光主任还是提前20分钟进会议室。直到9点过15分,村支部书记胡应礼才松松垮垮打着哈欠地进来,看到李利民副县长、杨同光主任和几个驻村干部早已在会议室里坐定,他一点不内疚,反而显得很自然得体,好像他的迟到是天经地义之事,大家都应该来等他似的。

................................................................................

另外4个村干部还没有到会。李利民副县长怒目直视村支部书记胡应礼,他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才懒洋洋地左手伸进右边衣服内兜里拿出手机,一个一个地给他的4个死党打电话前来开会。

既定开会时间过了整整1个小时,4个村干部才稀稀啦啦地到场。

李利民副县长强忍住心中的怒火,他知道此时他千万不能动怒,否则容易乱了方寸,那样不就正中了胡应礼一伙死党的下怀了么?

会议由李利民副县长主持,这样他才能掌握着会议的主动权,否则将要被胡应礼一伙在会上搅黄。

首先安排村支部书记胡应礼汇报前几年的“低保”识别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情况。

村支部书记胡应礼在会上大放厥词,洋洋洒洒地讲了前几年高山村村干部如何如何的辛苦,如何如何地稳定了高山村社会秩序。胡应礼也真是能耐,不用手稿竟然讲了近一个小时,且思维缜密,他的4个死党还不时地给他鼓掌助威。要不是李利民副县长和杨同光主任在会前做了大量的工作,肯定会让这个狡猾的胡应礼蒙骗过去。

李利民副县长不得不打断村支部书记胡应礼的慷慨陈辞。由杨同光主任向会议简明扼要地介绍几户最困难又没有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贫困户,以及开着小车住着洋房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照拿的非贫困户的情况。

村支部书记胡应礼脸色极为难看,几次要打断杨同光主任的初查汇报,都被李利民副县长巧妙地给予制止。

鉴于高山村“低保”工作如此混乱,村干部除了杨同光主任外,其他5个村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优亲厚友之嫌,让人极为愤怒的是,他们的亲友竟然多数是非贫困户。在这样边远的小山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上演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果李利民副县长不是打破常规,非坚持要驻扎到高山村来的话,不知道高山村“两委”班子如此乌烟瘴气的政治生态要到演何时才能休止。

最后,李利民以县委常委、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副县长的身份,在会上安排重新精准识别贫困户和纠正“低保”工作,以前“漏保”现在又未出列的要及时重新纳入“低保”范畴,“错保”或已经贫困出列的,要取消最低生活保障金,“错保”已发放出去的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要及时追回,是村干部亲友的,由涉及的村干部负责追回“错保”资金交回村里。精准识别工作凡涉及到的村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回避,确保这次精准识别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由杨同光主任全权负责此次精准识别工作,并带领省交通运输厅扶贫队队员刘伟、县扶贫队队员龙小军、冉林对高山村逐户进行建档立卡登记。胡应礼书记负责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治保主任潘权、会计胡立升、计生主任杨同富、妇女主任郝美丽等村干部,负责村里日常服务工作和应急后援工作。这次精准识别贫困户,每家每户都要建档立卡,工作量较大,建议再找两个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参加识别工作。人员问题由杨同光主任全权负责挑选。

“李副县长,人员我已选好,就是我们村的周小刚和杨龙,以前我同这两个年轻人谈过心,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如果工作需要,他们随时乐意出来帮助村支'两委’工作。”杨同光主任对李利民副县长说道。

“很好的,杨主任,你的工作做得很扎实也很细心的嘛。那你现在立马给他们打电话,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来帮助村委会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李利民副县长安排杨同光主任道。

杨同光主任从桌上拿起手机,走出会议室。不一会,他返回到会议室,满脸兴奋。他高兴地告诉李利民副县长,周小刚和杨龙一听说请他们来参加识别贫困户工作,两个年轻人盹都没有打一个,就爽快地答应了。

“很好,杨主任,那我现在分配一下人员,刘伟和你一组,龙小军和周小刚一组,冉林和杨龙一组分成三组分别到全村六个自然村去识别。”李利民副县长当即在会上安排工作道。

“李副县长,重新识别贫困户工作,我没有任何意见,建议新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增加纳入'低保’就行,为了高山村的社会稳定,以前已列入'低保’的,就不要取消了,更不要去追回'错保’的资金,那样做恐怕高山村会出现混乱。”村党支部书记胡应礼以半建议半威胁的口吻说道。

“不会乱到哪里去的,胡书记,高山村也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天下嘛。”李利民副县长泰然自若地说道。

会后,大家两人一组分头开展工作。

李利民副县长参与杨同光主任和刘伟一起,到高山村一组,也就是胡氏家族所在的自然村进行识别,他们要精准识别的第一户,就是胡应礼的大姐胡老大家。

他们来到胡老大的农家乐,原本门庭若市的农家乐,突然冷冷清清,原来没有开门,往前一看,门上贴了一张内容为“本农家乐因有事,歇业几天”的告示。早不歇业晚不歇业,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挡口,放弃红火的生意不做,这肯定又是胡应礼一伙的有意安排了。

李利民副县长一行前往胡老三家,深红色的庭院大门上,铁将军把门,一听到门口有来人,大门里拴着的一条大狼犬狂吠不已。到胡老三的养猪场,也没有看胡老三两口子踪影,只看到雇用的工人在养猪场里干活。问及老板去了哪儿,一问三知,又吃一家闭门羹。

他们又前往胡老四家,家门紧闭。到砂石厂一看,也有几个工人在干活,同样没有老板踪影,也没有人知道老板他一家人的去向。

杨同光主任一组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的第一天受阻,困难重重。

再困难也必须拿下这几块硬骨头,否则后面的工作将无法开展下去。更为严峻的是,如果还对“错保”“漏保”“人情保”听之任之的话,老百姓不会再相信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更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

他们回到村里,查阅档案找到胡氏三姐弟的电话。

李利民副县长分别给胡氏三姐弟去电话,均是忙音,他们已把李利民,甚至杨同光和刘伟的电话号码设置成了黑名单,第一天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以失败而终。

其他农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先放一放,必须先攻下这样难攻的保垒,为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打开一个突破口。

这需要改变战略战术。

第二天,李利民副县长、杨同光主任、刘伟准备好手电筒和雨衣,去儿童玩具店里买来了望远镜。白天像是无所事事地呆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几次遇到支部书记胡应礼,虽然也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但胡应礼却露出一丝不让人轻意察觉的得意神色。

吃过晚饭,李利民副县长和杨同光主任、刘伟来到胡老大的农家乐附近找好地方隐蔽蹬守,他们相信胡老大一家虽然白天关门,晚上肯定是要回农家乐来的,难道他不怕有盗贼光顾么?

初春的夜里,寒风刺骨,李利民副县长三人虽然穿着厚厚的军大衣,但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刘伟和杨同光主任劝李利民副县垂回村部休息,被他婉言谢绝。他不是不放心刘伟和杨同光,而是要亲自蹬守,心里才会踏实,这毕竟是打开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局面的第一枪,打好了,后面的工作将会迎刃而解,否则这项工作将会进入胡应礼一伙给他们设好的死胡同。

直到深夜,两个人影才出现在农家乐前,看上去应该是胡老大和她的丈夫。她俩很警觉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迅速地从小门进去,进到家里也没有开灯,当李利民副县长几人赶到小门时,门已关闭,恢复刚才夜里的沉静。

刘伟正要上前叫门,被李利民副县长立即制止,示意暂时不要惊动胡老大一家人,并打着回去的手势,先收兵回营。杨同光主任和刘伟此时就像一个丈二高的和尚,悻悻地跟着李利民副县长回去。

在回村部的路上,杨同光主任和刘伟满腹疑惑,但李利民副县长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只说了明天白天休息,明天晚上到他的办公室集中。

第二天吃过晚饭,杨同光主任来到李利民副县长兼宿舍的办公室里,李利民副县长正在观看《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看到杨同光主任的到来,李利民副县长招呼他坐下一起观看电视剧。

直到晚上10时,李利民副县长才安排杨同光主任去老百姓家里找来几担柴禾,说今晚有妙用。找好后先不忙搬,先放在老百姓家门口。

杨同光主任也没有问为什么,既然李利民副县长安排了,自有他的道理,他去执行就是了。用了1个小时,杨同光找好了5担柴禾,回到李利民副县长的办公室。

直到凌晨两点,李利民副县长拿了白天买好的一小封爆竹,拿着放在桌子上白天向附近村民借来的皮卡车钥匙,叫上扶贫队员刘伟,开车到刚才杨同光主任找好柴禾的村民家门口逐一上好柴禾,三人坐在装满柴禾的皮卡车上,一路浩浩荡荡地向胡老大的农家乐方向驶去。

此时太阳能路灯已自动关掉,路上一片漆黑,他们把车开到胡老大的农家乐旁,轻手轻脚地把装来的柴禾卸在农乐家门口的公路旁,李利民副县长拆开爆竹,抓了约十多个爆竹分散撒在柴禾堆里,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李利民副县长才掏出打火机点燃柴禾。

不一会,一大堆柴禾燃烧盛旺,火光冲天,还夹杂零星爆竹的爆炸声,酷像一场雄雄的大火灾,特别像是在胡老大的农家乐里发生的大火灾一样。

这时,农家乐的一个房间灯亮了,胡老大两口子穿着睡衣对着窗外用着十二分的高音量大声喊道:“我家着火啦,大家快来帮忙救火呀。”胡老大两口子每人抬着满满的一盆水从家里跑出来,看到李利民副县长几人在公路旁燃烧柴禾,并不是她家农家乐在着火。

“胡大姐,我们终于找到你啦,你知道吗?我们为了找你找得好苦呀,要不是今晚这一把火把你给引出'洞’,我们真还没有办法能找得到你。”李利民副县长看着一脸惊慌失措的胡老大说道。

这时邻居们纷纷提着瓢盆,拿着杆棒赶过来“救火”,尽管平时看不惯胡家做派,但是纯朴的村民们不管是有天大的仇恨,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总是会摒弃个人恩怨,共同冲向困难战胜困难,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好传统。

“这么冷的天,我们都到你家门口了,你不邀请我们进去坐坐吗?”李利民副县长看着羞恨交加的胡老大两口子,压住了怒火平静地说道。

这天夜里,对于胡老大一家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李利民副县长他们三人轮番给胡老大一家人做思相政治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希望他们一家人能配合村委会做好精准识贫困户工作。

开始,胡老大两口子负隅顽抗,极不配合。

李利民副县长给胡老大夫妇俩讲明了非贫困户占用国家用来扶助贫困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严重性,对于非贫困户来说,这是隐瞒谎报家庭收入,是欺骗组织,核查出来要收缴上交国家。对给予错误办理的村干部,国家要追究渎职失职的责任,渎职失职就是违纪违法,轻则受到行政处分,重则还要被判刑坐牢的。胡大姐你是个明白人,你这么大的家业你不会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让过去给你办“低保”的村干部,违纪违法而饱受牢狱之灾吧。在国家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前,主动改正错误,争取宽大处理,这才是出路。

胡老大两口子面对政策攻势,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表示会积极配合,只希望不要让她的兄弟胡应礼受牵连。她原来认为,能白拿国家的钱,不是穷不穷的问题,而是一种特权一种身份的象征,能让她一家人在高山村村民面前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说白了也就是虚荣心在作祟。

李利民副县长在胡老大家打开精准识别工作局面。第二天,又顺利地到胡老三、胡老四家去识别,村支部书记胡应礼的两个弟弟表现还不错,也积极配合工作,都愿意退回这几年冒领的“低保”金,只是希望不要追究处理其哥哥胡应礼。

扶贫工作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高山村逐户进行识别。“错保”35户,“漏保”33户,“低保”户出列25户,“漏保”户已出列10户,收回近五年来违规发放“低保”金300余万元。经过公示,按当地最低保障标准补发放给过去“漏保”仍未出列的23户贫困户5年户均10万多元的“低保”金。但这笔钱由村里掌管,统一入股到县政府引进的扶贫产业,把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每年有望分到红息2万元以上。这些“漏保”的贫困户除了享受每年分到红息外,还享受正常发放的“低保”金。结余资金留在村里作帮扶基金,暂由会计掌管,这笔钱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由杨同光主任签字审批才能使用。

纠正了“低保”工作,是李利民副县长到东岭县上任以来成功燃烧的第一把火。这把火也烧热了革命老区人民冰冷了多年的心。当年目睹红军到高山村还健在的老人,都伸出大拇指称赞李利民副县长真是一个好县长。当年共产党派红军前来是打土豪分粮分田给穷苦百姓,现在共产党又派李利民到东岭县,来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赴小康。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