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外科黄文斌 2021-09-17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图片

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有各种各样不舒服,各科就诊,反复检查,但都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就是不舒服,这究竟是咋回事儿?难道是患者“作”,非也!很多患者最后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那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图片

  什么是植物神经?

图片

人体几乎每个部位都有神经分布,受神经支配,有些神经受我们意识控制,如手、脚的活动,我们让它这么动它就这么动;但有些神经不受我们意识支配,如心脏、肺、胃肠道、腺体分泌等等,你想让胃动得快一点,它会听你话吗?不会!支配这些器官的神经系统叫作“自主神经系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套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但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这两套系统作用相反,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例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胃肠蠕动加快,分泌增多;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胃肠蠕动减慢,分泌减少。

正常情况下,这两套系统互相平衡协调来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会根据身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自发的调节内脏的工作状态。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这种平衡被破坏,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了。

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最常见原因包括:生活不规律、工作紧张或不如意、压力过大、睡眠不足或日夜颠倒、家庭纠纷、婚姻不幸、失恋、与同事或邻里矛盾、亲朋好友发生重病或意外等等,使人的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荷过重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失业、下岗,个人收入的悬殊,每个人都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奋斗,长期压力过大使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绷状态,容易发生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也与遗传有关,有一定遗传倾向,父母有植物神经紊乱史,孩子也容易发生。遗传性是“先天既得性”与“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遗传性只决定了该患者容易发病,而患者发病前和发病时的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影响更是有直接的关系。

与一个人的素质有关,包含心理素质和躯体素质,是一个人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强度、速度、情绪波动指数、反应潜力等等,这与性格有关,更多的是后天学习、锻炼、个人处理事物的技能等有关。

还有女性更年期由于内分泌紊乱更易发生植物神经紊乱。

图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哪些表现?

图片

人体内脏都有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其临床表现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

心脏: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

呼吸系统:气促、透气不畅、叹大口气等。

胃肠道:咽部异物感、胃痛、胃胀、嗳气、烧心、恶心、腹泻或便秘等。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多梦、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尿常规无异常)、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性功能减退等。

其他:皮肤发麻、发痒,周身发紧,手脚麻木,手脚心发热,全身发热(但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全身游走性疼痛,游走性感觉异常等。

患者自觉症状繁多,常伴随乏力、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抑郁、对工作生活失去兴趣,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常无效。

这些症状并不会全部表现于一个人身上,患者往往表现几个系统的症状,大多涉及2~3个系统,但可以某个系统的症状为主。例如患者上腹胀痛、嗳气、恶心,这是以胃为主,可同时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心肺症状,同时也可出现出汗、周身皮肤发热、发紧等全身症状。

患者症状越多越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患者主要症状超过6个以上,且涉及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并难以用单一器官疾病来解释时,就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与广泛性焦虑、疑病性神经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相区别。

但这是功能性疾病,没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因此诊断时首先必需排除器质性病变,相应的检查是必须的。但有些患者因同一症状或多个系统的症状,反复多次到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找不同专家就诊,各种检查做了一大堆,都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但患者仍然不放心,这就不对了!

当患者的症状以某个系统的症状为主时,虽然仍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但还有其他不同机制和特点,不会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脏植物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没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但患者难受确实存在,有些患者会很难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然是功能性疾病但也是一种疾病,相应的治疗是必须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何治疗?

图片

1

一般治疗

去除诱发因素,如紧张、过劳、浓茶、咖啡、不良的精神刺激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放松心情,如调和家庭烦恼、减轻工作压力,必要时调整工作、更换生活环境。

适当锻炼很重要!多做户外运动,多做放松运动,不是剧烈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这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很有帮助。建议晚饭后1小时快走45分钟,每天坚持!

转移注意力很重要!不要老是关注自己的身体,越是关注越是难受,应把注意力转到感兴趣的事情上,鼓励多做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快乐。

保持规律生活,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安眠药帮助睡眠。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膳食也很重要。

2

心理疏导

自我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以保持良好情绪,开心、快乐。必要时可进行专业心理干预治疗,提高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

3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有谷维素、维生素B1等。这些药物效果不肯定,但有时会起到一定安慰作用。

有些患者常常伴有抑郁、焦虑症,抗抑郁、镇静治疗是必须的,有时候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这些药物本身就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

4

对症治疗药物

患者局部症状与不良情绪之间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以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此抓住患者主要症状,予以必要药物缓解也是必须的。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主要症状为目的,如:

心慌,可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胃胀、胃口不好,可以用促胃动力药物和助消化药物。腹痛、腹泻,可以用调节肠道菌群、肠道动力药物。头痛、全身游走性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失眠,可睡前服用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5

病因治疗

若为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去除病因。

在治疗过程中,若治疗效果不好,必须予以检讨,是患者生活工作环境、情绪没有改善?还是治疗不当?或是诊断有误?如有必要重新再做相关检查。

作者:王伯军   来源: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