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团圆圆过中秋 欢欢喜喜庆国庆——书画家魏运秀

 泊木沐 2021-09-17

艺术简介

魏运秀(云秀)

现定居北京从事花鸟画创作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学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中央数字电视网络教学花鸟画导师

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

原哈尔滨画院画家,秘书长

原黑龙江省企业文联副主席

原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工笔画创作师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苹先生

写意画创作师从国家画院研究员吴悦石先生

《野外归来》

《野外归来》1991年在中国工笔画第二届大展获奖。作品以传统的笔法勾勒渲染出一朵朵荒野外的小花,以极简约的园和方的组合呈现在画面上,用色“兰白黑”,单纯,响亮,让人耳目一新。在《野外归来》展出之后的20-30年里,展览上不断出现这类样式的作品。《野外归来》无意中在工笔画创作中带领了一种画风。无意带领了多画种,多流派,多画风,多元素的创新风尚。契合了开放之初活跃的美术创新氛围。

《金色的梦》

《金色的梦》是魏运秀1992创作,1994年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同年又参与美术馆精选的部分作品去深圳特别展。在那年代《金色的梦》是工笔画的又一次成功的探索。借鉴现代构成的理念,以个性的绘画语言呈现出心目中的感觉。有幸得到吴冠中先生的教导,探讨形式美,追求形式的特别样式。以如梦如幻的金黄色调。抒发文艺的繁荣的情怀,祝福祖国的盛世长安。在深圳展览时被华韵文化公司收藏。

《红高粱》

《红高粱》以花鸟画的视角表现北大荒沃野中红高粱的灿烂和壮美。秋天收割高粱,一捆捆矗立着晾晒,如一座座丰碑。突出刻画一丛高粱堆。八尺立幅,2.4米高,又以大红大绿设色,的确在当年少见。在1994年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被香港的(世界画廊)收藏。《美术》杂志的夏硕奇主编在现场看到,说是花鸟创新,打破以往的折枝习惯,概括,装饰的恰当,主题好,形式美,设色独特等,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给与很高的评价,并邀稿,在《美术》上发表。

《金太阳》第四届妇女大会时人选当代女画家作品集

传承经典

——魏运秀

我深深敬畏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中国画。我祖籍是山东蓬莱的望族。从小受家中的古玩字画的熏陶,中国画也如同身体的一部分,伴随我终身。

我作为哈尔滨画院的画家,单位每年都安排来北京看画展学习,使我较早的研习传统文化,探讨中国画的文脉。在北京画院,故宫博物院,荣宝斋,中国美术馆看到许多齐白石, 吴昌硕,八大,虚谷等前辈的原作。带着干粮和画具席地而坐临摹作品。就说齐白石先生的作品,工写兼得,工笔的鸟虫极精致。写意的花草极奔放。另我震撼,折服。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重彩画会会长蒋采频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笔画的创作。中央美术学院的蒋采频教授,是我的恩师。在蒋老师画室里,针对我的作品,她亲自动手演示,讲解,给我深深的启发。蒋老师还用自己的正在创作的画,掰开了揉碎的讲解,示范。告诫画家要具备“诗人的情感,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杂技家的技巧。

画好中国画很难,传承经典更难,但我已经痴迷的爱上中国画,我很努力,也淡定安然,我用画笔歌颂生活,让传统中国画活在当下,更需要传承经典。为传承经典尽一份力,我乐在其中呦。

《秋天的节奏》

《月晔》1993年人选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展

《东方红》

《梳妆图》2012年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八荒通神)哈尔滨展

《鹤乡冬韵》参加中央文史馆等11省文史馆画家作品联展

《一路欢歌》

《鹤立乾坤》

《童年的回忆》

《鹤韵仙姿》

《流金溢彩》

《春色满园》

《无限温暖在其中》

参加国家的中国画学会年会

原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立舟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徐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