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的纹饰,却在玉器鉴定中发挥大大的作用

 sl2sh 2021-09-17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作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

蟠虺纹是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寓意纹样,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故而又称“蛇纹”。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文章图片1

该古玉雕蟠虺纹瑗乃一对,为玉面饰之组成部分,代表双颊。其取材地方玉,白灰皮,满布点状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一剖为二,成对而制,内外边沿饰丝束纹,内孔边沿呈斜坡状,整器纹饰繁密,刀工精细流畅。表面减地隐起雕琢九组蟠虺纹,龙首大眼,长鼻上卷,背面光素无纹。

文章图片2

传统装饰纹样中,螭是无角龙,虺是幼年龙,蟠虺纹与蟠螭纹相似是情理之中的事。那该如何区分蟠虺纹和蟠螭纹呢?

学者裘士京认为:“(蟠虺纹)是与蟠螭纹相似,但图案稍简化而龙体更鲜明的纹饰。”裘士京先生注意到蟠虺纹与蟠螭纹有两点差异:一是图案相对简化,没那么复杂;二是龙体的特征更鲜明。

另外,考古学家马承源就认为:“蟠虺纹就是盘曲的小蛇的纹饰。”所以很多人在观察蟠螭纹和蟠虺纹时,以形体的大小作出区分,认为形体较大的就是蟠螭纹,而形体较小的就是蟠虺纹。

不过上述两种区分方式都是现代学者提出的见解。蟠螭纹和蟠虺纹是两种含义不同的纹饰还是同一种纹饰?其原型是龙还是蛇?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章图片3

玉瑗鉴定要点:

  1. 此瑗包浆自然苍老,器表光泽感强,且沁成鸡骨白,足见年代久远。
  2. 器身所饰蟠虺纹,繁密工整,为春秋玉器典型纹饰。
  3. 内孔边沿成斜坡状,为春秋战国玉璧、玉瑗等所常见。

古玉鉴定和古玉文化博大精深,深想了解更多高古玉形制、纹饰等,点击下方链接,杨震华老师以各朝代的标型器为例,用她近50年的经验,为您带来一场学了就能会,会了就能用的玉器鉴定课程,快来看看吧!

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