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零对孩子的刻板印象【649】

 成长发源地 2021-09-17


200610月,她在法国留学,寄宿在一个叫做Anne的房东家里。

Anne有两个孩子,哥哥Ben和妹妹Isabella。有一天,哥哥和妹妹在房间里玩耍,Liliane在自己的房间里忙碌。突然,她听到妹妹大叫一声,紧接着就是孩子的哭声。她冲进孩子们的房间,第一反应就是哥哥欺负妹妹了,于是对Ben说:“哥哥不能欺负妹妹哦。”

没想到,哥哥像个小公牛一样挥舞着拳头说:“Liliane,你就是个傻瓜!”

很显然,这其中一定是有误解。

幸运的是妈妈Anne及时赶到,及时仔细询问了情况之后,才了解到,原来是哥哥教妹妹下棋,但是妹妹不小心打翻了棋盘,棋子砸到了自己的脚。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像作者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断定是大的欺负小的,然而,事实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

我们总喜欢说自己的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或者顽皮、爱捣乱,其实都是把孩子某一瞬间行为定义成了长期的特性。

我的一位学生,以前做英语作业总是拖拉,两周前开始,每个周一到周四的晚上,我都会带着他一起做英语听说的作业,只有周五,是他自己独立完成。可上个周五,也只有上个周五,他没有完成作业,学校老师在给家长反馈的时候,就说“孩子总是完不成听说作业。”家长在反馈给我的时候就变成了“孩子从来都没有完成听说作业。”

“孩子不爱做作业”这个刻板印象已经在学校老师和家长心中形成,一次作业没有完成,就变成了“总是没有”甚至“从来没有”。

这对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有些时候,家长甚至都没有与孩子沟通,就直接通过自己的判断假定了孩子的行为,这种判定是孩子的真实模样,还是家长想像出来的刻板印象,着实有待考证。

上周四又看了一遍电影《疯狂动物城》,电影里互为天敌的兔子和狐狸结成了好朋友,看似柔弱的绵阳秘书是腹黑大老板,看似笨拙的大象却是瑜伽高手。这部动画片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自己陷入固有思维,也就是刻板印象中。

对待孩子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用成长的心态来面对孩子,不要让刻板印象限制了自己,也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固化了对他们生命的认知。

每一天都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用更包容的心态来与孩子沟通,切记对孩子片面化的定义。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