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活出的是我们本来的样子【736】

 成长发源地 2021-09-17


《芈月传》后宫里面不仅仅是各宫嫔妃之间的较量,也是孩子们之间的较量。芈月和芈姝前半段拼自己,后半段拼娃。

芈月的孩儿公子稷自幼聪慧过人、知书达理、懂事正直,而芈姝的孩子公子荡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蛮横无理。

两个孩子最后的命运也是天差地别。公子稷虽入燕国为质,但因芈月悉心教导,每日不断讲重耳的故事以自勉,被接回秦国后一统天下成就霸业。而公子荡在秦宫横行霸道,鲁莽行事,崇尚蛮力,最终因举鼎而亡,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明明都是秦国的公子,为何结局却如此不同?看看平时芈月和芈姝对两个孩子的教育,答案清晰明了。

1
你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什么都懂

公子荡贪玩不愿回宫,芈姝责怪侍女珍珠。珍珠说:“王后知道公子的性子,我喊也喊不回。”

芈姝说:“他才四岁,他懂什么?”

公子荡看到在花园里玩耍的公子通,将他推倒导致跌伤,还摔死了公子通的小狗。侍女不分青红皂白责怪公子通,并要求通儿赔罪。

稷儿说:“是荡哥哥先推倒了通哥哥。”

侍女随口就说:“你这么点小人,能知道什么!”

没想到稷儿说:“我知道讲礼。”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还很小,才几岁,能懂什么。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再小的孩子,跟他讲道理,他都能听懂的。

孩子两岁时讲的道理,四岁时一定懂了,四岁时讲的道理,六七岁时也该明白了。如果四岁无礼,任由他行;六岁蛮横,说他少不更事;八岁顶嘴,仍觉可以宽恕;等到十岁,甚至成年,听不进劝,近小人远贤臣,惹是生非的时候,再讲理就来不及了。

2
跟随大众,人云亦云

攻韩还是伐蜀在朝堂上臣子们各执一词,秦王就此问题考了稷公子和荡公子,并且让两人去四方馆投注。

两个孩子在出门前都问母亲的意见。

芈姝告诉孩子:“哪边多,投哪边。”

芈月对孩子讲:“用自己的心去下注。”

芈姝育儿:从众,结果是嬴荡大事面前缺乏主张

芈月育儿:从心,结果是嬴稷学会了独立思考

3
畸形的爱,愿为你赴汤蹈火付出一切

从小到大,只要公子荡想要的东西,芈姝从没有说过“不”字,尤其是被杀人蜂误伤之后,这种畸形的爱更是变本加厉。

公子荡打侍从,羞辱公子通,甚至纵容手下莽汉侮辱沙场将士,芈姝都没有对孩子有半点批评和教育,告诉他为人要先讲礼。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当太子,甚至想杀了别人的孩子。想想芈姝的教育方式,其实与她自己的母亲威后别无二致,她当时对芈月也是除之而后快,只可惜,天意不可违。

父母无法庇护孩子一世,但可以教会他处世智慧。与其花心思去谋害别人,倒不如脚踏实地,自己努力。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想要复印件完美,就要先在原件上下功夫,我一直都坚信:身教胜于言传。

母亲之于孩子就像土壤之于庄稼,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庄稼丰收,而营养不良的土壤也只能收获些烂菜叶。

如果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公子稷一样知书达礼,就应该像芈月一样先活出精彩的自己,芈月喜好读书,公子稷不可一日不读,芈月不屑于后宫嫔妃之间的你争我抢,尔虞我诈,公子稷也同样如此。

我们期待孩子活出什么样,就先自己去做到,因为孩子活出的就是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