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战略思维”【898】

 成长发源地 2021-09-17


去年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在深圳,除了每天更文录视频之外,还找了一系列课程来学习。粥左罗的成长思维课是我学习的其中一门。在左罗的思维课程里,我学到了:战略思维。

左罗说战略思维比较核心的两个点是:放弃和排序。通过放弃找到最核心的选择,通过排序找到推进一件事的最佳顺序。

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加多宝。

加多宝最初的定位是药用保健市场,年销售额只有不到一个亿,后来加多宝进行战略调整,放弃药用保健定位,改定位为解决上火问题,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年销售额猛增至几百亿。

如果加多宝战略不变,靠激励销售员,销售额可以从1亿变成2亿,再优化配送效率,销售额可以从2亿变成3亿,如若并购同等规模的竞争对手,销售额可以从3亿变成5亿,看起来都很有效,但是从量级上来看,这些改变都没有让企业有本质的跨越,只有改了定位做了战略优化,加多宝才让销售额从1亿变成几百亿,这是量级上的巨变,根本性的跨越。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任何一个执行环节的改良,都不如战略环节的改良重要,一个好战略能够发挥强大的杠杆效应,它能够让你实现倍数,甚至是指数级的增长,帮你更快、更好的达成目的,提高成功的机率。

企业发展是如此,个人成长也是如此,我们大多数人,每一天都忙忙碌碌,感觉自己忙得不得了,做了很多事情,但到头来看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没完成。想要改变,想要发生本质的跨越,还得靠战略设计能力。

有一部叫做《徒手攀岩》的纪录片,获得了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主角Alex在几百米高的岩壁上攀岩,没有任何保护,只有一个肉身,一个哪怕再微小的失手,都意味着死亡,完美或者死亡,每一次徒手攀岩就只有这两种结局。

他的女朋友不断的问他,难道你不觉得有责任为了我活得更久吗?

Alex说,我不会为了你而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我不觉得自己有义务。

一个人在“得”的时候你无法看清他,只有他面临“舍”的时候,你才真正认识他。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得到的过程,但是想要得到的太多,最终能得到的必然是少的。真正大得的人都是无情的,你不敢放弃的,你舍不得放弃的他们都敢。

有一个叫李叫兽90后自媒体人,读研一时,收到一个年薪300万的offer(如果有人给我300万的offer,我马上就签协议)。但是,李叫兽仅花了5分钟就拒绝掉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我实在想不到一个年轻人得有多大的定力才能抵得住如此诱惑。

后来看完一些文章和分析之后才明白,这是他个人发展战略的结果。一个人放弃了什么事,他一定是在战略上找到了更优解。

我们外人看他是抵住了诱惑,但他自己知道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后面更大的发展。

他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放弃,选择的另一边就是放弃,选择了a往往就意味着你不能选择bcd,从战略角度考虑,他认为这个工作无法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竞争优势。

他为什么选择在自媒体这个方向上去突破?因为他发现人要成功必须要有人脉,而获取人脉大概有两种方式:

1  不断的跟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

2  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主动靠近。

1种方式是李叫兽所不擅长的,因为他不擅社交,在战略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扬长避短。于是他开始做自媒体,写大量有深度的商业分析文章,放弃无意义的社交,专注于在知识领域创造,让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持续放大,甚至成为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是成功的,通过一周一篇的营销干货,他在公众号上收获了50万用户,在营销圈打造了强大的个人品牌,最终他获得的人脉和资源远超那些社交能力比他强的人。

2016年底,他被百度估值1亿收购,25岁的他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所以,想要培养战略思维,第一步就是学会放弃。

不管人生还是事业,你不可能什么都要,更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