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音是迁就文盲?蛋挞读tà不读tǎ,你确定去店里这样问能买得到?

 艺术一二 2021-09-17

看了个热搜,说蛋挞不读“tǎ”,而读tà,这本来是个宣传标准普通话、纠正读音的小动态,结果倒是引起了一群人的吐槽。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之前出现过改读音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不满,被调侃成“错的人多了,字典就改了”,还有人说这是“迁就文盲”。

网友们的举例中,“一骑红尘”的“骑”是被提到频率最高的,现在就想一想,你看过这个四个字的时候,读的是(jì)还是(qí)?

这个字一再被cue,是因为19年的时候它就引起过一波热议了。当时有官方发了条动态,说有不少字的读音都发生了改变,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贴心地做了几张图,给网友一一指正过来。结果也收到了不少质疑和反对声。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在是“世界上本没有对错,读错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对”。

当然,事情总不是非错即对的,改音从实质上来说是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实事求是地说,汉语读音一直都在演变,像现在这样修改的举动古代肯定也发生过很多次,最终的目的都是做出规范,减少混乱,所以这也必要的。

但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抵触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步子迈得太急,有些不顾顾约定俗成。

好比这个“一骑红尘”,老实讲,这样的改动真的过于简单粗暴了,这个字本来就有两种读音,当然qí是日常中最常用到的,jì的话几乎只出现在古诗古文中,两个读音代表着不同意思。

生活中几乎不会有人读错这个字,但读诗时却要多加注意,可能就是因为读错的人多了,需要二者择一,制定标准,所以选择了qí,本意是想有个统一的使用规范,便于交流,但实际上却引起了反感。

学习过的人都知道该怎么读,jì的读音也基本为大众所接受认可,突然一下子就要打翻它,做出了所谓的规范,却忽略了大家的接受程度。

本来一个大众的东西要改变,就需要一段时间的演变,在还未被普遍认可之前,这样直接给出一个标准,大家从情感和习惯上来说都是难以适应的。

对于改音这个,我觉得在慎重之外还要再灵活一点。之前看有个专家说,古汉语中的某些异读词发展到现代,因为大众的发音习惯而只用了其中一个音,比如“轻骑”、“铁骑”在古代汉语中读jì,而放在现代汉语中就没必要读古音了,可以读作qí。

对此不太能苟同,汉字之所以博大精深,音、形、义都是缺一不可的,文化也是有连续性的,要考虑到时代的不同,不能让古代文学作品去迎合大众而随便修改。

其实从实施的角度来看,要改这么多字真的够呛。一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前的字典词典、诗词韵脚,甚至文学影视作品都可能要做修改,成本是很大的,对比改与不改的利弊,谁更大呢?

一个是可能造成两代人的认知不同,想想那些习惯了旧读音的人,遇上接受新读音的,会不会因此引起争论。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事实也确实都是对的,但,新读音的人有官方字典支持……

其实我是觉得拼音可以改,比如主角有人读zhǔ jué,有人读zhu jiao,是有规范的必要,而且汉语言也需要新陈代谢,但还是要在慎重中灵活看待,并且能少动就尽量少动,毕竟这真的会牵连到许多。

就问一下,如果改了,你会特意纠正自己的读音吗,尤其是在读古文诗词的时候,有必要连这些都改音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