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唤醒、点燃——教研员的责任

 陋室113 2021-09-18

重庆培训心得系列

唤醒、点燃——教研员的责任

伊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9月22日上午我们伊川县培训师学习班正式开班了,开班仪式上,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田伟院长提出,你们跋山涉水从河南来到重庆的三个“为什么”, 培训“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我是深有感触,田院长所提出的“专兼职教研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唤醒、点燃教师的专业成长”;李大圣院长同样也谈到这一点,那就是:教师最大的成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点燃 。

   昨天我们从伊川出发时赵局长做了动员讲话:我们出去学习培训要达到“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写,放下去能干”的培训目的,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教研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把教研成果传授给老师、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我们这些培训者把周围教师的创造激情给激发出来,是把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 。

   学习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教育更好的发展,为了教师更快的成长,为了学生健康的成长。这就需要我们专心学习,潜心学问,用专业去引领。带着这些目标、这些任务去唤醒点燃老师、学生,首先唤醒自己,做好教师成长的示范。

   教研员的职责一是教学研讨学习,二是学科引领、示范带动,三是学科培训提升。要做好学科引领、示范带动、培训提升,田伟院长也为我们提出:要做到学思结合、学研结合、学用结合的目的。我想:我们唯有如此,才能助力伊川教育步入良性发展之路。

潜心教研,走专业成长之路

伊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9月23日我们聆听了重庆市沙坪坝教师培训学校王霜老师为我们作的《 以“学本课堂”改革,构建研修共同体 》的讲座后,深受启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自然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课堂、更离不开学习。教学研训的主体是专业的、研究性的教师,专业不仅是指学科内容,而且是把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视为专业表现领域。专业不是有多高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田伟院长说的好“学思结合、学研结合、学用结合”; 孔老夫子也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研训一体也是同样道理,我们要不断强化研训的自我监控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反思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前进、成长,也才能突破阻碍伊川教育发展的羁绊束缚,实现伊川教育质量提升。

   身为教研人,我们深知:我们的广大教师还停留在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的层面之上,我们教研也还停留在教师处理教材时,重点、难点、疑惑点的突破之上,我们的学科教研活动还停留在校本研修基础之上。听了王霜老师的报告,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应该在伊川落地生根.让我们研修重心从“研教”到“研学”,研修主体从“个别”到“大众”,研修模式从“求知”到“笃行”的彻底转变,以期实现伊川教育腾飞转型。

极简技术助推研训研修

伊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9月24日,四川师范大学周雄俊教授为我们作了极简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专题培训,周雄俊教授从如何利用和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角度,与学员们亲切互动,让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现代媒体技术运用的不足,存在的误区,信息化教学系统不够智能等问题。

   周老师为我们广大培训教师解决了ppt制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且播放了制作视频;紧接着就广大教师常用的word功能,再次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对word的强大功能进行了深度讲解,周老师娴熟的现代媒体技术和实操技能深深地吸引着全体培训人员,唤醒了老师们利用极简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研修研训立足学校,立足课堂,关注教师成长,潜心研究学生,助推学校发展。周教授用浓厚的湖南话与我们老师亲切互动,留下课件助推我们的学习。

做教师的拐杖  9月25日  

伊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研训学习是理念、思想的更新而不是邯郸学步,更不是东施效颦,今天我们聆听了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小毅教授《怎样观课议课》的报告。今天的报告完全出乎意料,他没有带给我们一张张严格规范的观课、议课量表,但他用那些令人信服的理论,生动的实例,让我们钦佩、信服,传给我们的思想理念是富有前瞻性的,听了报告,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想法,教研员应该当好是教师的拐杖。

    王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观课议课,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教师评课的价值取向等,王教授在讲解过程中还向我们提出了建议:一、听课过程中并不是要记下讲课者每一句话,听课的关键是思考。思考教师如何抛出问题,如何衔接过度,又如何解决问题。二、评课过程中,评课者要重视追问。恰当的追问避免评课走入死胡同。三、评课时,要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这些建议是经验,也是告诫,对我们广大教师尤其实用,这是当好拐杖原因之一。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王教授提出五点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需要教师基本功扎实)2 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课堂完成教学目标);3、有生成的课,即丰实的课(丰实饱满有收获);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不经打磨的课);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不是完美无瑕的表演课)。不论是评课,还是讲课,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做,这是当好拐杖原因之二。

    最后,王教授就评课的价值转向提出:一是从关注教材内容转向课程内容;二是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三是从关注知识能力转向核心素养。不知其他学科怎样,我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评价,的确需要如此!这是做好拐权的原因之三。

作为教研员常常指导教师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教研进行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建立平等、和谐的研训环境,与教师家常式评课,倾听教师讲授的思路、想法,为他们的教、学、研、训多出点子、多想法子,伊川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学习、成长,一直在路上

伊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9月26日学习进入了第五天,今天有幸近距离走近了重庆市珊瑚中学和巴南区雨洞二小。两所学校都不大,但精致无比,是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有的样子。

上午除了聆听珊瑚中学美丽知性的林莉校长的学校文化的讲座之外,还听了一节初中数学,运用思维导图的上数学课,还真是第一次听。整节课下来,我们看到教师很好的将数形的知识渗透进了自己的教学,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逻辑思维的训练。一节课,从导、学、的议、练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又因为思维导图运用,使整节课的知识点非常的有条理。这样的数学课,相信学生学完之后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一定是清晰明了的。

下午的雨洞二小,真的是精致无比。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的创客课堂,进入课表,真的令人艳羡。对于我们来说连培养兴趣几乎都没有条件,他们已经进入了课表,人人参与,教育的不均衡真的是横亘在我们面前几乎无法逾越的大山。这儿的孩子太幸运。此外,一节英语教学也令我感慨无比。一个刚刚上岗的年轻的英语老师,执教一节英语公开课的水平,比我们很多从教多年的老师都要高的多。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更多的是学校的氛围,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这些无形的东西会带给教师的成长几乎是质的飞跃。显然这位新上岗的老师是也是幸运的,虽然有压力,但通过一次历练所带给她的成长是肯定的。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思想的一次洗礼,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可以借鉴的东西太多太多,但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焦虑,如何将焦虑转化为动力,并逐渐来修炼自己的能力,这恐怕是一条更长的路要走。

这些天来,脑海中还时时回想起老师们讲课时的情形,还时时浮现出同伴们微讲座那精彩的一幕幕,还时时记得课前课后同伴的智慧与幽默......现在回忆起来一幕幕如在眼前,今天,更是在工作间隙,和同事聊学习的见闻,向同事分享着自己的所学所思,在办公室里手把手的教同事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一次培训就是一次经历,一次经历即是一次成长,学习、成长,一直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