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恋家叫“广东考生”,别人想走出去,他们却“雷打不动”

 wwhhyy7277 2021-09-18

都说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结果广东考生却表示:我不想,我不听,我就愿意在家吃肠粉。

高考作为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这么简单,选对一座城也将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因此不少学生会选择走出本地,到外面上大学。

然而这一切到了广东考生这里,貌似不太一样,他们究竟有多恋家呢?别人都想“走出门”,但是广东考生却“雷打不动”,知道背后的原因,才真正让人捧腹大笑。

文章图片1

有一种恋家叫“广东考生”,别人想“走出去”,他们却“雷打不动”

说起恋家,北方有个天津,南方有个广东,二者遥遥相望,却默契不语。曾经有机构统计过各省份考生选择省外院校的比率,广东考生毫无悬念成为“最恋家的小可爱”。

对于广东考生不愿意“走出去”,很多人表示非常好奇,其实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本身已经身处“顶流”,还怎么往下走呢?

文章图片2

★就拿广东省内的高校比例来说,已经非常“诱人”。

不仅本地名校众多,而且还有外地办学的分校区,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就是最好的例子。名校都开到家门口,谁还愿意远走他乡?

除此以外,本地土生土长的名校也不胜枚举,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暨南大学等,都是其他考生求而不得的名校。

一般来说,本地大学在省内招生具有地域优势,招生比例有所倾斜,广东省内100多所学校投入本省内的招生名额要远远高于外地。

比如广东工业大学高达6000多人,就连中山大学这种实力雄厚的985名校在省内招生也有2600多人。这样占据优势的名额,难怪考生们不愿意跋山涉水去外地了。

文章图片3

这样看来,广东考生“雷打不动”也是事出有因,毕竟省内大学已经足够优秀。除非那些成绩拔尖的考生,值得因为“清北复交”闯一闯,其他学校貌似还不如自己家门口的香。

★再者,更让广东考生尴尬的是,即使想去外省读大学,却不知该怎么选。

选大城市没啥吸引力,毕竟自己已经处在“北上广深”的顶流圈;选小城市好像没啥必要,毕竟年纪轻轻还不到养老的时候。

这样挑来挑去,还不如在本地上学来得方便,既可以坐拥大城市的繁华,还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心情不好再让妈妈“雪上加霜”,尽享离家近的便利。

文章图片4

★另外,广东的家长也比较注重人际关系,他们认为孩子出去读几年大学,最后还得回到家乡。这样还不如直接在当地上学,四年可以积累不少人脉资源。以后找工作、谈恋爱都有人“照顾”,比从零开始强多了。

★当然最后一个理由,可能让人有点捧腹大笑,那就是饮食习惯的不同。

很多广东考生觉得南北方饮食差异太大,自己到外地上学会不适应,走出广东就吃不到正宗肠粉。而且还得去北方的公共澡堂被“公开处刑”,细思极恐,还不如留在家门口。

这个理由看似戏谑,不过可以侧面反映出,地域差异也是阻碍广东考生“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图片5

该不该去外地读大学,是不少考生每年都要纠结的问题,每个人答案也因人而异。

学校选择本身具有综合性,需要考虑多方因素,不能仅靠一家之言来断定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

如果你来自小地方,“走出去”自然性价比更高,可以见识到不一样的风景,结识不一样的群体,开启更高层次的人生发展。

如果你已经身处一线大城市,选择“走出去”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强烈,除非是那些顶尖高校,不然没必要背井离乡。这样看来,广东学生“雷打不动”选择留在家乡也是情有可原。

文章图片6

今日话题:

你见识过广东学生的“恋家情结”吗?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