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男童确诊重病,21岁妈妈初为人母就要承担重任,常常通宵难睡

 乙图yiphotos 2021-09-18

“妈妈,我想回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跟小朋友玩?”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刚会讲话的孩子归心似箭?在沈阳某医院的血液科病房里,当时只有两岁多的刘佳铭被爸爸妈妈带到这里,随之而来的是噩耗、是疼痛、是无助和恐惧……图为病床上安静的小佳铭。

天使的命运被病魔肆意篡改。面对孩子一连串问题,只有21岁的孩子妈妈李婷,每天都是以泪洗面,曾经那么开朗活泼的佳铭,竟被血癌缠上。幼小的生命正在被病魔吞噬。孩子爸爸刘闯看着妻儿受罪、煎熬,加上孩子爷爷本就因意外受伤的左眼,在得知孙儿病重后情况愈加糟糕,刘闯心如刀绞,却没有任何办法。面对佳铭病情,夫妻俩常常一整夜难以入眠。图为妈妈在照顾小佳铭。

为人父母,孩子的每一个坎,都是对父母极大的考验和挑战。2021年4月8号,对于其他家庭来说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然而对于生活在辽宁省宽甸县双山子镇北青沟村刘闯一家来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刘闯家四面环山、家徒四壁,2021年4月2号,在家带孩子的李婷突然发现,两岁3个月大的儿子刘佳铭淋巴结肿了。家里头除了李婷外都是老人,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去宽甸县中心医院。检查完,医生只说是上火,开了一星期的药。检查时孩子的各个血项全部正常,李婷不放心家里一屋子的老人,于是拿着药先带孩子回家。图为生病前的小佳铭。

此时,病魔已经在佳铭幼小的身体里埋下了种子。佳铭在家服药一周后,肿大的淋巴结仍旧没有任何变化。丈夫刘闯还在外打工,李婷带着佳铭一路奔波到丹东妇女儿童医院。医生经过会诊后,不能定下孩子的病因,但并不能排除危险性,建议李婷带着孩子去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图为医院里等候治疗的小佳铭。

当天李婷就带着孩子来到沈阳的一家医院,想排除肿瘤的可能性。一路上看着怀里的孩子跟自己打闹,李婷不相信孩子会有什么大病。到了医院后,医生看了之前医院的检查报告后表情十分凝重:“孩子这样的情况必须做穿刺,建议最好还是去别的医院检查。”

短短两天,佳铭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佳铭在妈妈的怀里也安静了不少,甚至开始出现高烧、间歇性昏迷。李婷一时手忙脚乱,丈夫刘闯还在工地打工,家里的老人更是让人牵挂。看着怀里面无血色、不断高烧的儿子,年轻的妈妈李婷手足无措。终于在一通电话后联系到了丈夫,一家人辗转多次终于到了沈阳的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难以承受。图为病房里,小佳铭在打点滴。

“孩子白细胞数值高,已经一百多了,血小板也低得厉害,而且孩子的肝和脾也异常地大,必须马上住院,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医生的一番话,让李婷夫妻俩彻底慌了神。漫长又无助地等待,2021年4月8日,一个能让李婷铭记一辈子的日子。不到三岁的刘佳铭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为医院里,刘闯在陪着儿子小佳铭。

“孩子的病情很严重,你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句话像刀子一样狠狠地扎进夫妻俩心里,背过儿子,夫妻俩抱头痛哭。接下来不到两天时间,小佳铭两次病危。“孩子的病你们得抓紧啊,孩子太小了,抵抗力也不好……”4月13日佳铭开始了与病魔争斗的漫漫长路。图为因为难受而哭泣的小佳铭。

穿刺、化疗,孩子疼到嗓子哭哑,李婷每每看见佳铭的伤口就难过,只要佳铭病情加重,她就几夜不合眼:“我怕啊,我害怕我一睡着,第二天就再也见不到我儿子了!”

“妈妈,别哭。我是男子汉,我不哭,你也不要哭。”看着妈妈流泪,小佳铭显得很坚强。到上个月佳铭已经入院4个月,经历了四次化疗,佳铭出现了高烧症状、呕吐、昏迷,化疗后不停地感染,但治疗仍需继续。图为李婷守在儿子身边,常常通宵难以入睡。

没人知道,长长的穿刺针扎进脊髓,小佳铭有多疼痛,药物刺激让他的身体和精神经受的折磨有多么难熬;也没人知道,看着自己的骨肉受苦受疼无能为力时,李婷有多心酸难受;没人知道,面对家里的残障老人和被病魔掌控的儿子,还有几十万的医疗费,作为孩子爸爸的刘闯是怎样苦苦支撑。

如今,病魔彻底打破了刘闯对未来的憧憬,打破了佳铭对美好童年的期望。小佳铭还在和病魔抗争,他多么希望自己早点好起来,可以早点回家,可以和伙伴们玩耍,却不知这种愿望何时能够实现。希望看见这篇文章的您,用您的仁爱之心,点滴之恩重燃一个新的生命。图为病床上,小佳铭安静地躺着打点滴。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