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粤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

 多彩的晨光 2021-09-18


    大球盖菇又名邹环球盖菇、酒红球盖姑,其菇体色泽艳丽、肉质滑嫩柄爽脆、营养丰富、口感极好,干菇香味浓,可与花菇相媲美。是一种很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珍稀食用菌,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类品种之一。适合我省粤西粤北等地区种植。


    一、原料选择 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原料较多,如稻草、蔗渣、木屑、玉米秆、花生藤、谷壳等,选料力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播前将稻草等干物质先浸泡石灰水36―48小时,待料吸水变软后再使用。若是高温多雨天气,预湿后的栽培料应堆制发酵7―10天。


    二、季节安排 大球盖菇生长适温4―30℃,最适温度15―26℃,出菇期温度20―25℃为宜。一般安排春秋冬季栽培,菌丝经过30―40天的发菌培养后出菇期集中在11月上旬或4月上中旬,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产量与质量。


    三、菇场选择 室内外栽培大球盖菇均可。室外可选用冬闲田、菜园地、果园等地作栽培场。要求土质肥沃、光照时间长、排水良好。场地选好后,先将地块翻耕晒白,使土壤熟化,有白蚁源和蚯蚓的地方,翻耕前亩施1・5公斤益舒宝和10公斤茶麸粉。


    四、科学管理 大球盖菇初生菌丝活力较弱,前期生长应特别注意料温变化,如料温上升到30℃时,应将薄膜每隔1米拱起一角,并及时向草帘喷水降温,控制料温在菌丝生长所要求的适温范围(20―28℃)。


    正常料温条件下,菌丝在25―30天内就布满料层。此时应将薄膜掀开,覆盖塘泥土或肥沃的菜园土,厚度约3厘米。为保证畦面有足够的湿度,必须将薄膜拱起,重新盖上草帘遮阴,当畦面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时,应将薄膜掀起停止供水,使畦面菌丝倒伏,控制徒长,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当畦面菌丝倒伏后,土内菌丝开始扭结成束形成大量的白色原基。为保证原基顺利分化形成实体,此时应着重加强水分管理,并保持畦面湿度85%― 95%,大球盖菇从原基分化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要5―8天。


    五、适时采收 成熟的大球盖菇要求外层菌膜刚破裂且菌盖内卷不开伞。采收时用手抓住菌脚轻轻旋转几次,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料向上拔,清除菇脚残料即可上市鲜销,也可冷冻保鲜出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