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访螺村(一)

 泷西山人 2021-09-18

螺村刘氏宗祠

《听松庐》:

我本山中人,惯听山松响。

敝庐枕螺溪,谡谡天籁爽。

泉声谱鸣琴,土风歌击壤。

吾亦爱吾庐,题诗志真赏。

《重阳后日同友人游龙井寺,步月而归》:

我家麓螺山,秋桂阴书堂。

在刘日菼的诗中,在螺山之下、螺溪之畔的郁南桂墟螺村,是那样的今我神往!

螺村刘氏宗祠

2021年9月17日下午,在郁南县政协文史科陈锦尧科长的陪同下,我终于来到了久慕的螺村。

螺村今属桂墟镇金旺村委会,明、清时则属十四都六图,称金螺。螺村是因螺山而得名。据金旺村委干部介绍,螺山就像一只田螺,流经螺山山下的小溪于是被称为螺溪,螺山山下的村子被称为螺村。

但在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一·舆地上·山川》中,没有螺山的介绍,只有螺溪的介绍:

螺溪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俗名小水,发源于七亩迳,由金螺村至社村与桂河合流。

螺村如今有刘、张、李、韦、钟等姓,其中以刘姓的文化底蕴最为深厚。据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载,刘氏从刘仁守开始,一门风雅,四代诗人,七本诗集!

秋日的阳光依然十分猛烈,把螺村和村后的螺山染成了金黄。来到螺村,虽然已大汗淋漓,但我还是顶着烈日,走进了刘氏宗祠。

这是刘仁守当年竭力修建的刘氏宗祠。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刘仁守传记:

奉先故无祠,竭力创建宗祠以崇祀典。

据《刘氏族谱》载,螺村刘氏原籍韶州府南雄州翁源县珠玑巷南塘铺镇头村。清顺治年迁西宁县桂河十四都金螺村。刘仁守是金螺村的三世祖,生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年,1757年),卒于道光十三年(癸巳年,1833年)。字诚存,号礼村,乳名阿光。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岁贡生。

刘仁守立的岁贡匾,距今200多年了

据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刘仁守传记载,刘仁守31岁(虚岁)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的生员,第二年成为了享受补贴的廪生。他在房子旁边建起了螺溪书舍,作为藏书和教育下一代的场所,在书舍的大厅上悬挂“静远”的匾额。他重视亲情,与邻居乡里和睦相处,好善乐施,急人所急。经常教导儿子刘慎之说:“你们能守住祖先的家业就行了,不要吝啬这些费用。”嘉庆十年(1805年),知县沈宝善锐意办学,刘仁守倡议集资建设桂河书院,购置田地,用田租作为十四都士子参加乡试的费用。晚年以贡生身份被任命为训导,但他依然呆在家里,不愿意去做这官,担任道光十年《西宁县志》的汇纂工作。生平精通六书,工于篆刻,尤其喜欢吟诗。著有《束修圭子》二卷、《静远堂诗草》三卷、《礼村印述》三卷。番禺张维屏与刘仁守有密切交往,张维屏在他的《国朝诗人征略二编》中编入了刘仁守的生平事迹。

村后螺山(局部)

螺村刘氏从刘仁守开始,他和他的儿子刘慎之,孙子刘日楷、刘日菼、刘日华,曾孙刘福金、刘品金,成为了被《旧西宁县志》记载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也分别被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收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