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山攻坚战正紧张进行,突然要停火1天,原来督战官准备亲自上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09-18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形势图

1948年10月10日清晨,国民党军第54军阙汉骞部和第62军林伟俦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开始拼死向锦州与葫芦岛港口之间的塔山阵地发动进攻。因为塔山以东的锦州城已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团团包围,那里是辽西走廊的咽喉、北宁(北京至沈阳)、承锦(承德至锦州)铁路的交汇点,更是连接东北、华北两大地区的枢纽,一旦失守,东北境内的55万国民党军将被“关门打狗”,再无生还希望。

编辑搜图

▲第54军军长阙汉骞

编辑搜图

▲第62军军长林伟俦

塔山阵地上敌人攻势如潮

塔山原是配属第54军作战的暂62师驻守,但该师师长刘梓皋疏于防备,被东北野战军4纵偷袭得手,一夜之间就溃不成军,如果不迅速将塔山夺回,阙汉骞必定难辞其咎;加上第54军早在1947年就跟随锦州守将范汉杰在山东征战,后来又随其调至东北,颇有感情,于公于私都义不容辞。第62军是来自广东的粤军杂牌,按照以往的惯例,一旦战败都是杂牌军承担责任,因此林伟俦也不敢怠慢,作战比较努力。

攻击一开始,2个军就各投入了自己的主力师,榴弹炮山炮不住的轰击,加上飞机轰炸和海边舰炮射击,迅速将担任阻击的东北野战军4纵阵地炸成一片火海,随后就是整连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一拨连着一拨,四纵官兵奋起反击,与敌人进行着反复争夺,双方多次发生白刃搏斗,牺牲都很大。敌人背靠港口,从华北调来的援兵源源不断,一线部队打惨了,立即有预备队替换,而4纵兵力有限,往往是部队刚刚撤下来,高粱米饭刚吃到一半,就接到命令要重新上去堵口子,连续两天高强度作战后,官兵们十分疲劳。

编辑搜图

▲华北督战官罗奇

督战官调来了自己的老部队

想不到第3天也就是10月12日战场突然沉寂下来,原本攻势如潮的国民党军突然从阵地前沿消失,4纵官兵也趁机休息,补充弹药,恢复体力。原来,就在10月10日下午,总统府华北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主动请缨来到了塔山前线,下车伊始就剥夺了阙汉骞的前线指挥权。随后,罗奇曾任师长的独立第95师也从塘沽赶来,该师在抗日战场上曾因作战勇猛被誉为“赵子龙部队”;解放战争后屡次与解放军交手,基本没吃过大亏,号称“在华北没有丢过一挺机枪”,是一支气焰嚣张的美械精锐部队。

罗奇希望独立95师能攻克塔山,建立奇功,也让自己在蒋介石面前好好露露脸。为此,他提议10月12日停战一天,让刚刚下船的独立95师休整一下,养精蓄锐,也让军官们有时间到实地侦察地形,制定进攻战术。林伟俦与罗列系同乡,私交甚密,独立95师又曾是62军旧部,因此并不阻拦;阙汉骞有意反对,但孤掌难鸣,胳膊拧不过大腿。

编辑搜图

▲国民党军将塔山视作死地

“赵子龙师”伤亡太大成了团级单位

13日拂晓,独立第95以密集队形向塔山正面阵地发动进攻,第54军和第62军则分别攻打两翼的铁路桥头堡和白台山。应该说,独立第95师的确有嚣张的资本,其攻击时采用“波浪式”冲击战法,以团为单位分成3拨,每个营为一波,轻重机枪集中使用掩护进攻,步兵则带足手榴弹向前冲,第一波被打垮,第二波立即顶上去,谁也不许后退一步。

到上午8点左右,独立第95师已经攻占塔山东南角,并攻入塔山村,师长朱致一认为大功告成,慌忙打电话报功,但话音刚落就遭到4纵反攻,丢失了大部分阵地,双方又反复拼杀到15日,独立第95师干脆退回了出发阵地,部队伤亡也越来越大,不得不将师属辎重营和工兵连也拉上前线增援,即便如此最后经海路撤退时,该师所属3个团仍不得不缩编成营。

编辑搜图

▲锦州城解放

就在10月15日这一天,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城,全歼守军,并俘虏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