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这些不自觉地“坏习惯”,除了顽皮和模仿,家长也要注意

 昵称77026195 2021-09-18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孩子用渴求的眼光眨巴着眼睛的时候,当他们学着大人“哼、哼”清嗓子等等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孩子非常可爱、好玩,但如果孩子频繁地做眨眼睛、清嗓子等奇怪的动作,您还觉得好玩吗?

一个7岁的男孩,半年前突然开始动不动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孩子爸爸发现了不对劲,批评孩子:“不要总是这副鬼样子,难看死了!”发现自己的警告没用,爸爸开始上手。他认为孩子纯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样的。一开始他还口头警告孩子,后来,一看见孩子做鬼脸、上去就是一巴掌。然而,孩子的古怪表现却愈发频繁了。甚至一见到爸爸就忍不住脸部抽动。直到这时,孩子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原来孩子得了一种叫做“抽动症”的病。不是孩子故意捣蛋。不管做鬼脸、眨眼睛还是清嗓子,对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控的。症状的初发可能是,孩子的某一次生病、或者家庭关系的紧张。一旦有抽动的表现,家人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增多。父母的焦虑,过度关注所带来的压力,会导致孩子更加紧张,抽动也会更加严重。

小儿抽动症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来自同学的歧视或嘲笑,使孩子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社交障碍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家长应多多注意。

一旦出现抽动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因为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也要照顾孩子的情志,改善家庭气氛,紧张的情绪容易诱发抽动症的发生或加重原有的抽动症。抽动症孩子的情绪非常重要,很多孩子的抽动症都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

家长要放松心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过多地关注孩子行为。改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与孩子一起玩乐,一起成长,带孩子一起去旅游。 不要对孩子的学业和生活要求太高,少责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