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竺古道 从唐至清,兴盛了一千多年 使臣往来,商旅繁茂,文化交流 曾创造了东亚与南亚交往的辉煌历史 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中 它渐渐沉默,荒凉偏僻、行人稀少 至今基本保持着古老的形貌 供今人凭吊怀古 但是,不要小看古道的生命力 因为道路一旦形成了 它的作用和魅力随时会被重新唤起 约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从长安(今西安) 一路跋涉三千余公里 抵达吐蕃逻些(今拉萨) 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所走的这条唐蕃古道 连接拉萨和中原内陆 是古代汉、藏两族人民间往来之路 以及贸易商道等交流之路 文成公主进藏后 传统的唐蕃古道、蕃尼古道与尼竺古道 自然连为一体 成为古代中国至南亚的一条国际大通道 ——唐竺古道 随着这条大动脉的搏动 沿线土地上的各民族不断交流、互动 ◎ 唐竺古道线路图 文成公主进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年从大唐抵达天竺的交通路线。在文成公主进藏的前八年,唐代高僧玄奘是通过西域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的,而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大批唐代佛子纷纷改道,经由吐蕃前往天竺,不仅大大地缩短了路程,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旅途中的危险程度。(图自《入藏八线》) 这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一路上,冰川、峡谷、湖泊、草原尽览 既有瑰丽的自然美景 也有动人的传说故事 2021年9月10日至16日 福特撼路者 Ⅹ 中国国家地理 “撼路者之家 驿览藏境”巅峰撼心之旅中 撼路者们体验了唐竺古道的拉萨—日喀则段 那些城镇 曾在历史上的唐竺古道熠熠生辉 而后又在历史的烟尘中渐渐蒙尘 但在新的时代中,它们再次鲜活起来 跟地理君一起去看看途中有哪些精彩吧 1 尼木,传统藏香生产地 在西藏 无论是恢宏的庙宇 还是寻常百姓人家的佛堂 甚至是川流不息的转经路上 都弥漫着一缕挥散不去的馨香 这种香气,来自藏香 可以说是最西藏的味道 无论在哪儿,只要闻到它 就会让你想起雪域高原的无限风光 心中自然宁静而悠远 千百年来 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 以其水源充足、气候优越、资源丰富 再加上当地别出心裁的工具 及独特的藏香制作工艺和配方 生产出了闻名遐迩的“尼木藏香” 制作藏香时需心怀虔诚,一尘不染 藏文化的精髓 便在制香人厚实的双手中 凝聚,升华 尼木藏香,被誉为西藏第一圣香 是藏香中的珍品 村子中间穿过的小河边有一条“水磨长廊” 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用于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 (摄影/寒江) 嘉宾体验 藏香制作 2 日喀则,后藏的政教中心 沿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 进入西藏的“粮仓”日喀则 这一带虽然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 比拉萨要高一些 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灌溉方便,物产丰富 粮食作物产量占了整个西藏的半壁江山 日喀则城区桑珠孜区 是年楚河入江口所形成的一块平原 由南边入城很容易看到尼色日山下 气势磅礴的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自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始建 经过一次次扩建 扎什伦布寺才形成了如今巨大的规模 成为后藏地区第一大寺 更是与拉萨的“三大寺” 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 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 是一座众多僧人毕生向往的大寺 扎什伦布寺周围筑有宫墙 沿山势迤逦蜿蜒,气势并不逊于布达拉宫 让撼路者们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摄影/寒江) 从日喀则市区往西北方向 沿着雅鲁藏布江行驶约30公里 有一处隐秘的世外桃源 ——楚贵村 碧绿的雅鲁藏布江 肆意奔流在沙洲上,汊道纵横 编织成美丽的发辫 精彩的辫状水系 哺育着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民 那样宁静、自由 雅鲁藏布江畔,桑珠孜区楚贵村 水草丰美、河流清澈 (摄影/程诗然) 这里民风淳朴,有着非常精彩的古老舞蹈 人们过林卡、唱歌、跳舞,欢乐而悠闲 图为边荣谐钦,是祝颂喜庆的歌舞艺术 (摄影/程诗然) ![]()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雅鲁藏布江畔,青稞成熟,湿地青翠 热情好客的村民感动着撼路者们 3 萨迦,这里有“第二敦煌” 萨迦县 地处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 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出发 要行驶2个多小时车程 才能到达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藏南小城 偏远,但它又是夺目的 小城里的藏式民居紧紧簇拥着 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庭——萨迦寺 寺内藏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 因而被誉为雪域高原上的“第二敦煌” 与其说这是一座寺院 不如说它更像一座城池 需要穿过 两圈大块的青灰间以白、红条纹的高墙 才能见到雄伟的寺庙殿宇 这种融合汉式城郭特点的建筑风格 在西藏独一无二 也对应着这座寺庙独一无二的历史 ![]() 萨迦寺分为“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 现在的北寺为新建的,南寺则保存相对完好 因为萨迦寺用红、白、青三色来涂抹寺墙 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摄影/心宁) ![]() 图为萨迦索舞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萨迦县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 节奏鲜明,热情奔放 4 拉孜,藏刀故里 西出萨迦,海拔越来越高 拉孜,珠峰前站 去往珠峰的游客多会选择在拉孜休整 这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 是日喀则西部的必经要塞 更有219国道与318国道 两条景观大道在这里握手 拉孜是“藏刀故里”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制刀历史 从选材到冶炼、打制加工、焊接组合 再到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抛光等环节 繁复的工序完全由手工完成 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声誉远扬 其锻制技艺更是被列入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西藏自治区拉孜县的藏刀 主要产于拉孜雪村,人称“拉孜雪刀” 5 定日,遥望珠穆朗玛 从拉孜到定日 穿行于世界上最雄伟的造山带 ——喜马拉雅造山带 遥想曾经,沧海桑田 惊叹,自然伟力无穷之大 极尽窥探,亦难知深 定日县,西藏的边境大县 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南与尼泊尔接壤 距离日喀则200多公里 定日县城曾经历数次搬迁 今天的县驻地协格尔镇,俗称“新定日” ![]() 雪山之间,朋曲流域腹地 牧场、农田交错其间 定日县的群山属于喜玛拉雅山系 举世无双的高峰群落耸峙于此 在珠峰岔路口沿318国道行驶至岗嘎镇 这里曾是定日县城驻地,俗称“老定日” 不仅有318国道横穿全镇 更是通往樟木口岸、吉隆县的必经之地 ![]()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及霓(副虹) (摄影/心宁) 除此之外,岗嘎镇还是一个 欣赏高峰的绝妙观景台 你能看到 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 四座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 震人心魄地一字排开,居高临下 在世界之巅,睥睨众生 这么近,又那么远 ![]() 看珠峰的日出,是很多人的心愿 清晨,岗嘎的珠穆朗玛关帝庙观景平台上 人们很早就等在这里 (摄影/寒江) 6 吉隆,古文明的荟萃之地 吉隆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西南部 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相邻 吉隆北部为高原宽谷湖盆地 海拔较高,风景荒凉苍茫 而它的南部则是深藏在喜玛拉雅深处、 远离人间的喧嚣、淡忘了历史辉煌的 默默无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的秘境 ![]() 高山出奇湖 佩枯错,位于吉隆县与聂拉木县交界处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第一大湖 也是日喀则最大的湖泊 在佩枯错旁可欣赏到希夏邦马峰主峰及其峰群 从吉隆县城一路往南 就是令人激动的吉隆沟了 这是一条连接喜马拉雅山南北两端的大通道 沿着唐竺古道,海拔逐渐下降 4000米、3000米、2000米…… 地形、植被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印度洋暖湿气流 将吉隆沟里滋润得风光旖旎 难怪世人惊叹这里是 “上帝集中了全世界能工巧匠打造的圣地” “神仙居住的地方” 正如它的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一样 是个“安乐村、舒适沟” ![]() 如果你对西藏诸多世界级景观产生审美疲劳 不如来看看静谧的吉隆县乃夏村 ![]() 图为当地的同甲拉舞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同甲拉舞是吉隆人过年过节时的必演项目 1992年 考古专家在吉隆县境内发现 “大唐天竺使出铭”石刻 证明吉隆是大唐帝国到天竺的 一条官方交通要道 如果你常读西藏历史就会知道 这里曾经是历史风云际会之地 千百年来 西藏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中 许多都与吉隆有密切关系 ![]() “大唐天竺使出铭”石刻 记载了唐代王玄策使团 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经过吉隆的过程 (摄影/寒江) ![]() 九曲回肠般的盘山公路,蔚为壮观 赞叹人类的勇气与想象力 正是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特定的历史条件 共同孕育出吉隆丰厚的历史文化 贡塘古城、招提壁垒、强准格杰寺 …… 一处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沉默地述说着一段段深邃的历史 近代以来,吉隆归于沉寂 而正因为沉寂,这里成了西藏的秘境 这一趟7天6晚的巅峰撼心之旅中 撼路者们从拉萨出发,一路向西 穿行在地球第三极,驿览藏境 遥望珠穆朗玛、希夏邦马,亲临佩枯错 品闻尼木藏香,欣赏萨迦索舞、同甲拉舞 …… ![]() ![]() ![]() ![]() ![]() ![]()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途中精彩瞬间 仿佛驶入了时间隧道 距离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 驶向喜玛拉雅深处的秘境 览天地之气度 瞰巅峰之高度 探世界之维度 撼路者们说: ![]() 沃晓东,中国SUV网总编 天地皆领地!山河壮丽,征途不止,让我们一起回西藏,我们一起关注雪域高原的自然和人文,我们一起行走在路上,不是单纯的行走,是“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深度体验。去西藏,一生一世的约定! 寒江,旅行玩家、撰稿人 那么多年过去了,新机场通航、铁路和高速公路接连开通等等都让西藏的变化目不暇接。藏地上行走的人在变,旅行的方式在改变,路上的状态不再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天地皆领地,我们一直在路上,精彩从来不会打烊! ![]() ![]() 程诗然,旅行玩家、摄影师 撼路者的家人们,西藏不再是苦行僧的游玩体验,是轻奢和情调,是安全和可靠。撼路者丰富了西藏的美,传递了西藏的美。有着道不完的故事,留下的是感动和温暖。 七色地图,职业旅行家、专栏作家 这一路从拉萨向西,在日喀则地区见证了多处魔幻的山山水水。跟随撼路者之家,就可以目睹西藏风景之大美,打开“撼路者之家”小程序,可以看到更多的西藏风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