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王烈教授谈孩子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悟道然 2021-09-19

Image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流口水又叫流涎。它是从口腔里的涎腺分泌出来的液体。

孩子出生后头半年,由于涎腺细胞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分泌的口水也不多。

可是半年之后,由于牙齿开始萌生,或乳食的刺激,口水显著增加,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己又控制不了过多的口水,因而就不自主地流出口外。这种现象,不是病,而是生理表现。

一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发育,可以用吞咽来调节过多的口水,如稍大一点,孩子自然就不会流口水了。

相反,一岁以后的孩子常有流口水现象,就应考虑为病态。

哪些疾病好流口水呢?

常见的而且病程短的是闹咀,比如:孩子得了口腔炎、舌炎、牙龈炎等疾病,可使口水增多。随着口腔病的治愈,口水也就逐渐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得了面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疾病,常可致使口水吞咽困难而发生流口水的现象。

还有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愚型、克汀病等疾病时,几乎都流口水。

对孩子流口水要留心观察,既要注意年龄大小,又要看口水流的时间长短,更重要的是检查孩子口腔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症状。

如为因疾病所致的流口水,就要抓紧治疗。

中医治疗孩子流口水,主要治脾。

大致分两种类型,临床表现偏热、偏实的,用栀子、石膏、黄连、黄芩、生地、赤芍、灯芯;

偏于寒和虚的用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等药物治疗。

单方一味石斛煎水内服,或用白术加白糖,上锅蒸熟取其汁内服,一般服七天,均有一定效果,药量大小,最好经医生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