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岸江堤扮靓宜昌

 君临天下100 2021-09-19

站在楼顶凭栏远眺,江风拂面,江岸如黛,洪流东去。红色的伍家岗大桥一桥飞架南北,桥下的江岸是延绵不断、绿得诱人的草坪,各种造型的绿化景观向上游招展着、各种主题文化长廊向下游延伸着。

从伍家岗区柏临河入江口到猇亭区猇亭古战场的8公里江岸沿线,码头的轰鸣声被鸟啭替代,喧嚣的市场被绿荫覆盖。正在建设的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从葛洲坝到猇亭古战场的沿江25公里的岸线变为“美岸长廊”,无缝对接的自行车骑行道将全线贯通。


成林码头蝶变婚庆广场

随着城市东扩节奏的加快,伍家岗的城市面貌正在蝶变,变得有些让人目不暇接。伍家岗的沿江岸线也正悄然变化着,许多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打卡地不断衍生。

当看到一片片沙堆成为绿地,一棵棵树木覆盖码头,龙盘湖社区总支书记谭斌感慨万千:“原来我们住在这里,很少能看到江,江边都被各种码头盘踞,有的干脆用铁管、水泥砖砌成围栏,把我们与长江隔离了。这些码头开工的时候,污水横流,粉尘污染大、装卸砂石货物时噪音更大。公路狭窄,原来只有双车道,大型车辆进出频繁,交通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从伍家岗到猇亭长期有条车队长龙。伍家岗的江景总是灰蒙蒙、闹哄哄的,每年都会发生车祸伤亡事件。好在如今终于出现了转机,如今龙盘湖的江景也美好呢!”

其实,江岸风景的重现得益于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2019年9月开工的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建设滨江绿道、整治伍家岗沿江护岸,昔日的“丑小鸭”已蜕变成如今的“白天鹅”。

这里的原址是成林沙场码头,将1.8万平方米的硬质混凝土破碎后,材料二次利用到草场地段铺设漫步道,挡土墙材料,建设了婚庆主题文化广场。

西式的白色廊道,阶梯式景观廊道,特选的丛生山楂树已经成活,后期融入婚庆文化,白色、圆形的拱门花架如时光隧道,不仅可以拍照,还能观江景,成为了婚庆拍照的最佳抓取点和打卡地。阶梯式的婚庆广场造型别致,台阶连接白色的拱形门,拱形门的边框上,月季花藤正在向拱顶攀援而上,枝藤附着了无数的鲜花,有人抓住天时地利在草坪上求婚,拍摄婚纱照。

很多人打听“建成了婚庆广场,会不会收费?”市园林中心工程科副科长温铭鑫说:“公共绿地肯定是免费开放的。”

事实上,在伍家岗大桥建设过程中,长江岸线整治修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从伍家岗区柏临河入江口开始,到猇亭古战场止,整个工程分为7个标段,复绿面积为16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5亿多元的江岸复绿工程就是与伍家岗大桥同步建设,建安工程费用大约2.4亿元。

长江岸线治理工程不仅将葛洲坝、滨江公园、长江岸线(柏临河入江口至猇亭古战场段)、乃至猇亭424公园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景观得到了“绿化、美化、靓化”,并且增加了主题鲜明、人文价值突出的文化场景。

在金色沙滩广场,几百株胡柚、蜜柚、香泡在建成的山丘上挂满了青涩的果实,虽然体积不大,胡柚果实却挂成了柑橘的密度,在风的牵引下,随风舞蹈。既是观赏果又能品尝,这个广场将“橘都茶乡”的特质复制在这里。

龙门架下,大面积的水杉、落雨杉渐变红色,秋意渐浓。人行道板还在铺设,许多市民已经纷至沓来称打卡。让记者不由想起了刚刚建成的油库观豚平台,那吸引了不少市民纷纷前往打卡,而即将建成的伍家岗长江岸线景观,又有哪些特点值得期待呢?

市林业和园林局坚持生态修复为主,因地制宜,彰显文化个性。在前期设计中,充分传承码头和厂房的特色遗迹,以保留昔日印象,将码头原有的传送架、粉煤灰罐等构筑物进行二次创作,形成绿化项目中独特的文化标识。既要好看的皮囊又要有趣的灵魂,卸料平台华丽转身为百舸争流的观景船头,磨盘码头升级为可以举办大型户外活动的灯塔广场,留住了码头记忆,增加了互动体验,让“新岸线”拉近人们的距离。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区域共搬迁了79家大型企业与单位,其中仅大小码头就有20多家,而码头建筑的混凝土较多,曾经有一个1000多户的大型市场,地面全部被硬化,而如何处理这些硬质混凝土成了烫手山芋,外运工程量浩大,耗资也巨大,显然将树栽在水泥地上也行不通。如何再利用恢复自然生态呢?

市园林中心对混凝土块进行综合就地再利用,彻底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混凝土块进行破碎,二次利用到景墙、园路铺装中,用于透水过滤层,建设挡土墙的材料,还别出心裁地建设了“石笼背景墙、石笼阶步、石笼坐凳椅、石笼花卉池”等。


留住码头文化用功能写意乡愁

本次治理的江岸结合原港务局码头、磨盘港码头等近20个码头,并不是全部推倒重塑,而是留住了乡愁和文化价值,保留了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符号,甚至还增添了些新功能。

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现场代表唐万林感触颇深:“原港务局段的舾装码头有些功能是值得保留的工业遗产,因此,龙门架、龙门吊工业遗迹码头文化依旧存续,泰和码头是江岸最大的码头,仅拆迁费就近3亿元,将硬性水泥地面破碎后,新建设了灯塔广场。这无疑是宜昌的新地标,与上游的宜昌宝塔、镇江阁遥相呼应。”

几十米高的灯塔,不仅具备导航功能,还成为绿地里的文化景观和地理标志。原港务楼功能房被打扮的古色古香,门前向江中延伸了50米的平台予以了保留,还设计了白色的廊道,尽头保留传输带的功能。码头广场融入了码头文化、码头印象,用铝铁烧制了三个高高的白色的船帆,精致、古典、动感,配以大大的船舵恰似一艘航船正在拦江横渡。在凸显码头文化的基础上,还将8.8万平方米的江段码头进行文化改造,重建码头,将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等4个码头平台,改造成船型广场,写实船型文化,还将锚、钉等呈现在船型码头。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据施工方介绍:绿地建设以节约园林为原则,充分利用柚子、栾树、银杏等本土常见的乡土树种,在江岸治理中保留了乡土味道。通过种植紫薇、月季、海棠等观花植物以及紫叶李、三角枫等观叶植物,打造四季见绿,三季有花,两季观叶,一季挂果的景观效果。

沿江绿地还建设了四季分明的主题公园,春季翻诗牌;夏日逐光影;秋望荆门山;冬梅染西窗。

唐万林介绍:江岸治理不再是千变一律的织草坪、栽大树,种花草那么简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文化主题,对原磨盘港的货运码头进行了优化、美化了后,还将成为中华鲟永久性的放流点。

伍家岗大桥下面,连片建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此外,还从沿海城市运来海沙,增添了江滩风沙滩排球场。

温铭鑫介绍:最后竣工的是污水处理厂旁的一标段,在污水厂改造过程中,建设科普栈桥;在雨水花园,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通过植物净化中水,提升尾水质量。

除开沿江治理以外,本次江岸治理还将工程的触角延伸到了公路的内侧。伍家岗段至猇亭公路内侧有8公里山体,存在脏乱差、垃圾成堆现象,顺坡就势将所有垃圾,建筑垃圾清理,山体修复后栽植了树林草地,建成了小游园,小绿地、平地铺草栽树、坡地复绿,顺应自然背山面水,栽植了紫薇、海棠、月季、垂丝海棠等众多开花植物,以扮靓宜昌交通东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