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反复长倒刺,千万别撕!2碗汤解决!

 woainijingzhi 2021-09-20

儿学堂

学了那么多,目的是要会用!周末我们花上1分钟的时间,看看在生活中怎样实际运用吧!

孩子反复长倒刺,千万别撕!

2碗汤解决!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问:

您好,许医生,如果您看到我的邮件,那我真是太幸运了。女儿现在7岁4个月,身高120厘米,体重38斤。35周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8斤重。从小就体弱多病,加上长期饮食不当和早期奶粉辅食添加不合理(这个是关注你公众号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都是错误的喂养方式)。在五岁前就得过两次手足口病,期间也是经常生病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在2020年查出腺样体肥大,经常睡觉时鼻子不通气,很多时候气吸不上来,停顿一下翻个身又用嘴巴换气才好点,在2021年1月决定做腺样体肥大手术,术后仍是经常张嘴呼吸,但比以前稍好些。在今年的五月又再次生病,又是喉咙发炎引起高烧有咳嗽和痰。现在已病好。关注你公众号后发现孩子真是要开始好好调理了。

孩子10个手指全都长倒刺,睡觉喜欢趴睡磨牙,甚至牙齿都磨得又平又短。脸色特别黄,不爱喝水,脾气易怒爱哭。平时大便多为不正常,排便时间长。舌苔有小红点,喉咙感觉不痛,但我看到还是红肿。汗多怕热,三年没长体重,身高长了四厘米。关注公众号后,阅读了很多文章,但自己还是没有办法去辨症女儿到底是什么体质,该怎么样去调理。

图片
图片

答:

正常情况下,指甲周围的皮肤是紧密、光滑的,但由于指甲周围的皮肤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相对于其他部位的皮肤更易干燥,所以我们时常会看到指甲两侧及下端的皮肤会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肉刺,这就是“倒刺”。

手指长倒刺的情况在儿童群体当中是非常常见的,我每天强调的“10秒判消化”,让家长多看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气四个方面,但其实倒刺也是消化情况的一个反映。今天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十个手指都有比较严重的倒刺,今天借着这个案例讲解一下“倒刺”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总结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

● 主要症状:先天不足,反复生病,手指起倒刺。

● 大便:不正常,排便时间长。

● 舌象:舌淡红,苔白腻,上有红点,舌体中部有凹陷。

● 睡眠:趴睡,磨牙。

● 其他症状:易怒爱哭,喉咙红肿,汗多怕热,有黑眼圈。

根据家长的描述,孩子35周早产,出生时只有3.8斤重,属于低体重儿,同时还有卤门宽、头发稀少偏黄的表现,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先天禀赋不足”。孩子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喂养不当导致长期脾虚,于是就会出现反复生病、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做了切除手术后还会张嘴呼吸的情况。

反复长倒刺,是脾胃病的反映

孩子手指长出来的倒刺,中医称之为“手足逆胪”,在《诸病源候论》中有所记载:“手足爪甲际皮剥起,谓之逆胪。”孩子的皮肤娇嫩,当手指接触到一些粗糙物体时,很容易会出现表皮的损伤,形成倒刺。倒刺的根本原因是干燥,这种干燥是由内而外的,大多数与脾虚有关。

脾主四肢,主运化,如果孩子脾虚运化无力,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被运化吸收,津液和气血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皮毛筋骨得不到滋养,皮肤就容易干燥、起皮、皲裂,表现在手指上就是倒刺。这种干燥的情况在秋季会更加严重, 燥邪伤津,津液得不到舒布,就无法濡养皮肤,皮肤干燥、起皮,就会反反复复出现倒刺。而孩子频繁地抠手指、撕倒刺,越抠越严重,越严重越抠,容易导致伤口细菌感染,甚至引发甲沟炎、皮下脓肿。

另外,情志受损、肝气郁滞也是导致孩子容易长倒刺的重要原因。家长不难发现,有些孩子喜欢啃咬手指甲、或者无意识地撕掉嘴唇上的表皮、撕掉手指上的倒刺等等,这些下意识的行为往往反映孩子压力大、焦虑导致,是肝气郁滞的表现。而根据家长的描述,案例中的这个孩子也有脾气暴躁、爱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孩子的情志问题。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反复生病,提示孩子肺脾气虚

虽然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孩子的脾胃虚弱。因此,调理孩子体质的关键在于健脾,孩子的脾胃强健起来,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好转。

1、控制消化,避免脾胃积热

根据家长提供的舌象图片来看,孩子的舌体整体是淡红色,偏胖的,舌体中部脾胃区域有凹陷,说明孩子脾虚。舌苔白腻,说明脾虚的同时兼有积滞,舌体上有小红点,说明孩子的积滞已经开始化热,这也是诱发扁桃体炎的关键原因。

因此,家长每天要坚持做好“10秒判消化”,很多家长经常问我要怎么调理孩子的体质,其实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控制饮食,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气,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一项或以上不正常,要及时地用三星汤助消化,配合素食,坚持2~3天。脾胃有明显积热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用桃苓汤。

桃苓汤材料:五指毛桃15克,土茯苓10克,芦根8克,鸡内金6克,猪瘦肉50克。

2、腺样体肥大术后虚上加虚,更要积极健脾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有腺样体肥大病史,目前已经进行手术切除。在中医看来,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大多数有中焦脾土的瘀堵、气机不畅。说到底,就是本虚标实、脾肺气虚的体质,即使局部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术后没有顾护好脾胃,痰湿浊瘀仍会阻滞于鼻咽部,鼻炎反复发作,鼻涕倒流反复刺激腺样体,容易再次导致腺样体肥大。

因此术后需要重点调理脾胃,消化好时积极健脾,可以给孩子用理脾补肺方,能起到健脾、补肺的效果。日常饮食也要避免煎炸、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适当添加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鸡肉、鱼肉等等。更加系统的调理方法我在《儿童脾胃课》中有详细的讲解,家长一定要好好学习。

理脾补肺方:布渣叶12~15克,土茯苓12克,陈皮2克,佛手5克,五指毛桃12克,芒果核12克,麦冬8克,甘草3克。

3、手部倒刺要做好内调外治

孩子手上的倒刺反复发作,根源在脾虚,因此按照以上的思路,先消积、再健脾,能很好地缓解症状。而在天气干燥的秋季,家长也要在饮食上适当增加润燥润肺的食材,如银耳、百合、玉竹、沙参等食材,具体的润燥滋阴方可以查阅《儿童食疗大全》。

此外,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孩子不要直接用手撕扯。可先用温水浸泡手指,把倒刺泡软,再用洁净的指甲剪沿着倒刺根部小心剪去倒刺。同时也要做好手部的保湿,可以在指甲周围适当涂抹维生素E乳。

4、不要忽略情志的顾护

最后,家长要明白,情志的顺畅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生活中更是要对孩子进行情志方面的呵护,可能一句气头上的话、不正常的响动、学习的压力、老师的训斥……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这是家长容易忽略的方面。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已经进入学龄期,会开始面临学习压力,家长日常也要做好疏导,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周末可以带孩子到户外做做运动,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如爬山、慢跑、八段锦、体操等。动而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升发阳气,疏通气血,增强体质,也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

稿:

想投稿【儿学堂】栏目的家长,可以用Word文档的形式提交孩子的案例报告。案例需要详细说明孩子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身高、体重,并结合具体情况放上面部(如鼻梁、眼袋等)、舌象或其他必要的图片(如四肢皮疹、大便情况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