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追求的。 相比罕见突变或者没有突变的患者,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幸运的,他们有一代、二代、三代,甚至即将出世的四代靶向药可以用。 但如果你觉得这样就能让研究人员们满意,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当前的单药靶向治疗疗效依然不算好,即使研究人员满意,广大肺癌患者们也不会买账。 如何寻找增强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新出路呢?一个剑走偏锋的方案在研究人员们脑海中产生——双靶向联合治疗。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0年ASCO年会上,这种“双靶向联合方案”特指三代TKI奥希替尼联合一代TKI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疾病控制率达100%! 过去,序贯治疗的概念深入人心,一代TKI失败了就继续用二代、三代。 然而在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中却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么,研究人员就想了,如果一开始就将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联合一线使用,有没有可能延缓耐药的发生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经过临床前试验验证后,研究人员真的开始着手准备正式的临床研究,并在2020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初期研究数据。 这是一项美国学者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3122717,摘要号9507),纳入27例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治疗。 结果显示,双EGFR TKI组合副作用可耐受,并能快速清除血浆中的EGFR突变。
此外,对于疾病进展的患者,未发现EGFR靶点的二次突变,也未发现有组织学转化。 双EGFR TKI方案研究数据公布后,除了让人眼前一亮,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其中最大的质疑是:这样的联合方案真的有必要吗? T790M耐药换用奥希替尼,再次耐药检测出C797S突变换回吉非替尼,这本来是很简单的处理方法。 如今一线直接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这样或许是杜绝了EGFR继发突变,但保不准就会出现更难治的旁路突变。 如何解答这样的困惑呢? 关键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奥希替尼耐药后出现C797S突变都能用回吉非替尼。 之所以C797S突变会导致奥希替尼耐药,是因为奥希替尼的其中一个结合位点刚好是半胱氨酸-797残基,C797S突变会导致奥希替尼与EGFR的共价结合活性丧失,从而导致奥希替尼耐药。 体外研究已经报道:
若等到奥希替尼耐药,则很大概率即使是C797S突变也没法换回吉非替尼。一线直接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则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这项双TKI联合的研究中也发现,疾病进展者未发现EGFR的二次突变。当然,该研究目前数据并未成熟,还需继续关注后续治疗结果才能得出结论。 除了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针对EGFR靶向耐药难题,还有不少其它的联合方案。 1
2 3 有研究报道对于由L858R、T790M及C797S三种突变同时存在而导致的对目前所有EGFR-TKI耐药的肿瘤患者,EGFR变构抑制剂-45(EAI045)联合西妥昔单抗有望成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从EGFR TKI研发上市,开启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大门。如今,一~三代EGFR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然而,耐药问题却成为阻碍靶向治疗进一步获益的绊脚石。此时就不能总想着让靶向药物“单打独斗”,联合下游或者其他通路的靶向治疗,将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更多克服耐药的治疗方案出现。 哪些耐药后暂时无靶向药物可用的患者也不用灰心,免疫治疗依然大门敞开~(要变天!突变阳性肺癌患者不应错失PD-1治疗,靶向联合免疫科增强抗癌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