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明月,思故乡

 小赵作文 2021-09-20

吃了晚饭出来,路灯已经亮了。在高楼中间的缝隙里,一轮硕大的染着黄晕的月亮正俯临着大地。好久都没有抬头看天了,一看,就被月亮温柔地拥入怀里。

拉着儿子去追月亮。他尽管不情愿,还是陪着我一前一后走着。路灯把我俩的影子拉得老长。

月亮,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陌生。而且,在我的老家 ,除了对过年要团圆很重视之外,其余的节日都没有那么地“浪漫”。一天劳作之后,休息才是王道。所以,享受月华如水,那真是很小的时候的事情。

看着这个玉盘从树间升到树顶,竟然开始想家了,想那年迈的老父老母和公公婆婆。没有我在一旁聒噪的他们,看着电视一定是在打瞌睡。

回到家,想要接着干活儿,电脑罢工了。为这电脑,下午时间都捣鼓没了,却不见效果。要是以往,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这电脑。于是,那座熟悉的小城让我眼眶湿了。

想家的念头升起,就没法儿赶走。看到“学习强国”推送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我还没有看过,既然电脑罢了工,那就索性看看电影吧!

点开一看,只是噱头而已,突然浏览到《那人那山那狗》。青翠的山,正在分蘖的稻苗绿得惹人喜爱。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有山,有河,有曲曲弯弯的小路。决定了,就看它了,内容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景。

确实,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含着我喜欢的那种青山绿水。讲述了一个山里的邮递员陪着接班的儿子第一次走邮路的故事。

这一路,中国式父子的种种误会、埋怨都一一地开始消解。

彼此之间不说话,彼此互相关心还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想起了公公和我的丈夫,他们在一起就永远是沉默,不到必要时不会说的,而且一说出来从来都是以自己想法为中心为主导,不转弯。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的开始更加沉默,不想说,不愿说,但是心里有五百个想法在跳跃,他们依然压抑着自己,拒绝主动交流。

电影里的父子也是这样,父亲就是交代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不会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误会的消解,总是需要旁人的补白。

电影里有一个失明的老婆婆总在门口等邮递员,等她孙子的来信。信是装在真的信封里。

老婆婆摩挲着把信拆开,把信封里的钱收好,然后信纸递给邮递员帮她读。信纸只不过是一张白纸,这让初上任的邮递员有些不知所措。这样的琐碎和辛苦,父亲却走了几十年。

电影里说,在外的人总有很多理由不想家,而家里的人总是望眼欲穿。是的,如何不是今夜电脑罢工,估计想我老娘只不过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

这一刻,我是如此想他们。而老娘几天前就在喊我回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