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真格!黄磷减产90%,化工大省硬核限产,原料单日大涨46%!

 巨空龙成长确定 2021-09-21

继缺货后,

硬核限产也来了!

化工大省减产90%!

供需矛盾不断扩大,

化工市场要走向何方?

硬核减产!化工大省砍掉90%产量!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点名9个省(区)(分别是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明确指出“对所辖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暂停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

紧接着,全国各大省市也开始动真格,严控能源排放。

云南省:黄磷、工业硅主产省削减90%产量

据了解,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出台文件,为严格抑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能耗排放,钢铁、水泥、煤电、化工等行业将接受重点管控。

其中,钢铁要求9月产量调整(比例不低于30%)到11-12月生产。黄磷要求9-12月月均产量不得超过8月产量的10%(即消减90%)。工业硅要求9-12月月均产量不得超过8月产量的10%(即消减90%)。

煤电优化降低开机时间。

对肥料制造、化工、煤炭加工、铁合金冶炼4个行业中,万吨增加值能耗高于平均水平1-2倍的企业限产50%,高于2倍以上的限产90%。

广东省:暂停“两高”项目节能审查

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广东省2021年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广东将强化能耗双控考核结果应用,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重要依据,对节能工作不力、能耗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及时通报约谈,并按国家要求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特别地,方案中提到,能耗双控将以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两高”行业为重点,对标国际国内或行业先进水平,全面开展节能诊断,推进生产线节能改造和绿色化升级。

江苏省:纯碱企业开工率降幅或在20%

江苏地区能耗双控在加码督查,开展了2021年年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专项节能监察行动。本次专项节能监察范围:包括全省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323家企业,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29家“两高”项目,2020年以来投产的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存量“两高”项目(任务清单另行下达)。涉及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钢铁、建材、有色、煤电、纺织、造纸、酿酒等行业。

受此影响,江苏部分纯碱企业9月已有减产计划,开工率降幅或在20%。整个江苏的纯碱产能占国内总产能17.4%,使得本就存在缺口预期的纯碱价格持续强势。

山西省:重点关注停产企业是否存在污染物排放

对于工业源,要延长美锦华盛化工、亚鑫、梗阳焦化结焦时间,严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是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等10个关键环节。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行业,要执行错峰生产:在10时至18时,道路铺设、建筑物外立面喷涂粉刷、油品装卸实施错峰作业;列入清单的143家重点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其余时段,在排放达标前提下允许正常生产。密切关注钢铁、焦化、水泥、电厂等重点行业排放动态,重点关注停产企业和停产工序是否存在污染物排放。

供需矛盾凸显!原料单日暴涨2700元/吨!

据了解,云南是我国黄磷、工业硅主要产出地,其中黄磷产能占全国比例超过40%,硅产能占全国20%。此次减产政策一出,必定影响化工原材料供给,加剧供需矛盾。

黄磷:价格直线上涨!

受限产消息影响,黄磷单日大涨逾46%最新报价60082元/吨。

伴随着小规模企业的清退,黄磷行业的政策壁垒明显提升,库存明显低位,下游有刚性需求支撑,黄磷价格将维持高景气。

工业硅:价格直线上涨

今年1-8 月云南省工业硅的总产量为24.8 万吨,其中8 月份产量为6.5 万吨,政策执行后云南省今年全年总产量不会高于28 万吨,同比去年下降23 万吨。

云南减产对工业硅影响多大?请看图!

这消息也直接把下游有机硅圈都炸了!山东某单体厂单日暴涨2700元/吨,直接冲破4万元关口,价格飙升至42000元/吨,历史新高又一次刷新。

化工市场强势翻红,多种原料受影响!

据了解,9个能耗不降反增的一级预警地区包含涂料大省广东、化工大省江苏、磷化工大省云南等地区;二级预警地区包括化工大省浙江、钛白粉重镇四川,煤化工重镇河南等,共覆盖化工企业10000家。

能源双控对于原料供给无疑造成强烈冲击,原料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外加“金九银十”需求有所增加,预计部分化工品将出现供应短缺的现象。

来源丨广州化工交易中心

--------------------------------------------------------------------------------------

煤炭钢铁铝制品等原材料持续大涨,制造业还能坚持多久?

煤炭,钢铁,铝制品等原材料价格持续大涨,制造业还能坚持多久?

煤炭巨头中国神华大涨,钢铁巨头包钢股份大涨,铝业巨头中国铝业大涨,与之对应的是整个煤炭,钢铁,铝制品二级市场和原材料市场整体都疯狂上涨,现在的市场几乎已经成了谁家有矿谁就能大涨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作为煤炭,钢铁,铝制品下游的制造业却举步维艰,主要原因是这些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工业制造业的成本,但是这些制造业企业又不敢随意给终端消费者涨价,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动敏感性是十分明显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自己产品的市场。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煤炭,钢铁,铝制品等大宗原材料上涨呢,为何工业制造业企业不敢随意向终端涨价呢,这种上涨趋势可持续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煤炭,钢铁,铝制品等大宗原材料的上涨。

第一,从货币角度来看,煤炭,钢铁,铝制品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当中的钱太多了导致的。之所以钱变多了,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去年为了应对疫情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发行了大量货币来刺激经济,其中一部分钱没有地方去,只能去大宗商品容易炒作的商品当中去套利,与此同时,由于楼市的限制,不少资金也从楼市当中流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的原材料的上涨,说白了煤炭,钢铁,铝制品的上涨具有一定的炒作问题。

货币宽松

第二,从供需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碳中和计划的实行,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都在快速发展,而这些行业都是对钢铁,铝制品,铜等大宗商品需求巨大的行业,但中国一方面没有那么多矿产资源,很多需要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于严格,产能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供需的不平衡也是导致这些商品大涨的原因。

供需矛盾

第三,中国的矿石,石油等原材料国内比较匮乏,很多都要依赖国际进口,虽然我们是这些原材料的最大进口国,但国际上这些矿产价格都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几个国家控制着的,说白了就是我们没有原材料的市场定价权,这些国家知道我们大量需要这些原材料,所以在价格端对我们涨价,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属于割韭菜行为。

定价权

其次,煤炭,钢铁,铝制品涨价对于实体制造业有什么影响,制造业为何不敢给终端消费者随意涨价呢?

这些原材料的大涨,对于制造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成本快速升高,导致很多企业即便有订单也不敢生产,因为如果成本超过了销售价格,那只会生产的越多就会亏损的越多,还不如不生产,亏损倒是可以少一点。既然成本上涨了,那为何不敢给终端消费者随意涨价呢,这些工厂到底在担心什么,我个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涨价

一方面是因为终端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动是十分明显的,任何一种商品哪怕只要涨价了一两块钱消费都很有可能放弃这个品牌而选择其他品牌,说白了就是产能严重过剩且科技水平有限,造成市场议价权不强,没有价格护城河。

消费者

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老百姓确实没有什么消费能力,多数收入增长缓慢,但是各种生活费用价格却在持续上涨,这就造成老百姓对于工业商品的消费会十分小心谨慎,这是我们所说的上游原材料涨价很难直接传到最终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根本没钱承接。

收入有限

最后,煤炭,钢铁,铝制品等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上涨趋势可持续么?

从这些商品自身的属性来说,它们属于周期性品种,既然是周期性品种那价格也是周期涨跌的,现在只不过是处在周期的上涨阶段,当达到了周期的高点后就会处于连续的下跌周期当中。但是,就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在短期之内可能会受到政策上的压制,毕竟制造业才是经济的根本,但中期来看,这种价格上涨的底层供需逻辑并没有改变,价格很难短之内持续性下行,这种涨价趋势也许会持续到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才会得到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