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文汇报: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稼穑居 2021-09-21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文/王兆贵

  中秋赏月的习俗,在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都很盛行。风俗的由来,当与我国古代祭月、拜月活动有关。中秋祭月是一种古老的礼仪,源于先民对月亮的崇拜,表达的是祈求月神赐福人间的美好心愿,其仪式大约是比较严肃与恭敬的。只是到了后来,祭祀活动演变为文化活动,列为民间节日,才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在肉眼能看得见的天体中,除了那条横贯夜空的银河以及银河两岸的牛郎星、织女星外,人们对月亮最为熟悉,最为亲切,情感也最为复杂。远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有限,对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天体知之甚少。当近距离踏勘不可能时,只好远距离凝视。于是就会产生许多猜测,神话便以故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广寒宫的美谈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寂寞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还有牵红绳的月老,都是那么美丽动人,那么令人神往。皎洁的月光、淡雅的月色、阴晴圆缺的月相、虚幻缥缈的月貌,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于是便有了月白风清的良宵、月地云阶的仙境、花前月下的浪漫、花容月貌的比拟、花好月圆的祝福、月缺花残的惋惜、月落乌啼的凄凉……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是美丽典雅的象征,也是相思、乡愁、失意等方面情感寄托的载体。在皎月当空的意境下,文人们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这时的月亮便成了阅尽沧桑的见证。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发出的是兴亡与存废、永恒与变迁的历史浩叹;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抒写的是山河依旧而繁华不再的感喟;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的是边塞战事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孤悬天际的月亮,还唤起了人们对浩瀚宇宙的哲理思考。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把望月引发的哲思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王沂孙在《眉妩·新月》中语带机锋:“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则劝慰众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国古代的诗词宗师们,在遥望星空的思绪中,抒发的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慨叹,实现的是心灵洗礼后的超拔:人生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而且不可能十全十美,既然不能永远享有生命,何必去生发那些无益的忧虑呢?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月貌的佳句。如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拟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贺的“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苏东坡的“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伯虎的“携花带月月中游,嫦娥见月花含羞”,等等。在辛弃疾的眼中,月亮不仅能目睹,而且还能耳闻:“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听到的月亮比看到的月亮还要形象,还要传神。真乃神来之笔!

空间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看清了以往企求看清而没有看清的许多东西。我国探月工程迄今已成功实现了嫦娥一号“绕月”、嫦娥二号“探月”、玉兔一号“落月”,玉兔二号“背月”,并即将实现载人“登月”和空间站驻月计划,零距离造访月亮,把浪漫的神话演绎为超时空的现实。从云端传回的月面影像直观地告诉我们,月亮上既没有琼楼玉宇,也见不到吴刚与嫦娥,更没有繁茂的桂树、捣药的玉兔,这一切只是活在人们的想象中。真实的月球表面,既不像瑶台镜,也不像白玉盘,而是像雨滴打过的水泥板,有气泡也有孔洞,是个坑坑洼洼的麻子脸。

看清了月球的真面目后,普通人无不为我国航天技术所取得的突破而自豪,而科学家们更为关注的是月球的地质构造与起源。那么,文学家以及文学爱好者会怎么看呢?

  其实,这种看似正常的担忧是没必要的。月亮的本真面貌与对它的审美意象本来就是两回事,前者是天体的自然形象,后者是超自然的想象。就如同人们面对现实中的孔雀与神话中的凤凰,既不会把它们混同起来,也不会把幻想当现实,抑或因为有现实而排斥幻想。有情趣、有精神寄托的人类,既需要活在现实中,也需要靠幻想来滋润自己的心灵。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远看,距离产生美;近看,科学将有新发现。您以为呢?

附注:本文原载香港《文汇报》,责任编辑张旭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