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古诗今说,除了“婵娟”,月亮还有哪些美称、代称。 ![]() 在古代诗人的咏月诗中,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绝对算得上经典佳作。而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千古绝句。现代 人熟知这句诗,当是邓丽君、王菲等歌星演唱过一首根据苏东坡词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词中有提到“婵娟”,“婵娟”的原意是美貌,孟郊有《婵娟篇》: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婵娟”也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中有这样两句:“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这里的“婵娟”就是美女之 意。但在苏东坡的这首词里,“婵娟”其实不是美女的名字,而是月亮的美称,说月亮像婵娟一样美丽,但愿有情人不论天长地久,也不论千里万里,都能月共一 轮,心心相印。 其实,除了人们熟知的“婵娟”这个美称外,月亮还有相当多的美称、代称、别称,这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俯拾皆是。 先 说说依月亮自身之名形成的美称。古人以阳阴对称日、月,日称太阳或日魂,月称太阴或月魄。唐.柳宗元有“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梁.简文帝有“珠生月 魄,锺应秋霜”,唐.陈子昂有“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南朝.鲍照有“夜轮悬素魄,朝天荡碧空”,元.范椁有“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 唐.陆龟蒙有“蟾魄几夜临蕙帐,鱼竿犹尚枕枫汀”,分别把月亮称作太阴、月魄、阴魄、素魄、兔魄、蟾魄。 宋. 汪元量有“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潮来”,把月亮称为月子,子是语助词,加在月后,有亲昵之意。唐.唐彦谦有“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把 月亮称为月府。其实,月府就是月宫,即神话传说中月的宫殿,前蜀.韦庄有“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月宫又称玉宫、蟾宫、蟾窟、蟾阙、广寒宫, 唐.李贺有“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姵缨”,唐.袁郊有“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宋.苏东坡有“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宫记昔年”,元. 丁鹤年有“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唐.鲍溶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星 移斗转,物是人非,于是,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也就有了诗人们对月亮之月圆、月缺时的各种美称。月圆之时,似盘似轮,如镜如鑑,像环 像规,于是,带有盘、轮、镜、鑑、环、规等字的美称便油然而生。唐.李白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宋.苏轼有“暮云妆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清.龚鼎慈有“小字鸳鸯颠倒认,凭杖晶盘凝碧”,分别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玉盘、晶盘。唐.王昌龄有“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唐.骆宾王有“玉 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唐.元稹有“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宋.苏轼有“半夜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冰轮”;唐.吴融有“戏应过蚌浦,飞合 入蟾轮”,分别把月亮称作月轮、玉轮、兔轮、冰轮、蟾轮。 梁. 范云有“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南朝.谢希逸有“柔祗雪凝,圆灵水镜”;元.许谦有“崦嵫税驾红尘息,玉镜飞空天地白”;唐.李贺有“天上分金镜,人 间望玉钩”;宋.孔平仲有“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则分别把月亮称作明镜、水镜、玉镜、金镜、冰镜。金.元好问有“平分玉鑑渔村晚,四望黄云 寡妇秋”;唐.元稹有“绛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鑑、冰鑑。唐.白居易有“落月沉玉环”;齐已有“群星光外涌清规”,则分别把月亮称 作玉环、清规。 新 月如钩,嫩月如芽。不圆不满的新月,照样有着残缺之美。陈.江总有“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是说新月如初出之月。金.元好问有“别家只见月牙新,万里 风霜老病身”,是说新月如牙。元.袁士元有“天瓢乍滴终倾倒,月额初开渐复连”,是说月儿只有半边。南朝.鲍明远有“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是说弯月 像玉钩一样挂在天上。 “好 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唐.姚合)。相传嫦娥是偷吃了长生不老之药才飞升月宫的,于是,古代诗人便又有了对月亮的美誉和爱称。唐.李郢称月亮为 月娥:“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唐.司空图把月亮称作月姊,月姊就是嫦娥:“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遣下水精钗”。宋.范成大则把月亮称为素 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语夜长”。 传
说嫦娥飞天时,带了一只白兔,因此,诗人们对月亮又多了一些与兔相关的指称。屈原《楚辞》之《天问》有“夜光何德?死则又息。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这
里的“菟”同兔,即月中之兔。月为阴精,而月中有兔,故唐.李白有“阳乌泪色于朝日,阴兔丧精于明月”,称月亮为阴兔。陈.江总有“金兔犹悬魂,铜龙欲启
扉”;唐.皮日休有“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才调集》之韩琮有“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李绅有“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
长”;《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卢照邻有“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分别把月亮称作金兔、银兔、玉兔、冰兔、蟾兔、兔
影。喻月为兔倒不足为奇,但指月为羊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梁.刘孝绰就有“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月 宫中不仅有姮娥玉兔,还有砍而不死的桂花神树。因而,月亮又被赋予了新的名称。陈.张正见有“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唐.李白有“欲折月中桂,特为寒 者薪”;唐.罗隐有“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王维有“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分别把月亮称为月桂、月中桂、蟾桂、桂魄。 咏 月就不能不咏到月光、月色、月影、月晕等等。月光如华,称为月华。南朝.江文通有“清阴往来远,月华散见墀”。月光又称蟾光、玉蟾,唐.李贺有“岑中月归 来,蟾光挂云岫”;宋.孙光宪有“扁绣户,下珠簾,满庭喷玉蟾”。形容月光如水,称为月波。唐.李群玉有“月波荡如水,气爽星郎灭”。月光照地如水,称为 月水,唐.杜甫有“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称为金波,南齐.谢玄晖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