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价跌破成本,专家建议对规模场实行保护价收购,官方答复来了

 晴耕雨读天 2021-09-21

一、猪价跌破成本线

随着全国生猪产能的恢复,以及养猪户错误估计生猪养殖形式饲养大肥和进口猪肉持续处于高位的“助力”,再加上由于猪肉高价导致的消费端恢复并未跟上产能恢复的步伐,导致生猪产能过剩,猪价持续走低。

文章图片1

虽然养猪户压栏惜售挺价,集团化猪场也适时调整策略,国家也开启了储备肉收储工作,虽然在6月底猪价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是经过最近两个月的下降调整后最新猪价再次回归到了6.5元左右。而当下的养殖成本由于饲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居高不下,除了海南省之外,其他地区的猪价全部跌至成本线以下。

据散养户介绍,目前的养殖成本基本能控制在8元左右,出栏一头240斤左右的肥猪要亏损350元左右。中等规模化猪场的成本基本在8.5元左右,出栏一头240斤的肥猪要亏损500元左右。集团化猪场的成本不一,像牧原可以控制在7.5元,而其他集团大多在8元以上,这个成本之下集团猪场同样要亏钱。

文章图片2

二、专家建议对规模化实行生猪保护价收购

为了保护农民的基本收益,保护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我国对稻谷、小麦等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最近几年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养猪亏损之后就有专家建议国家应该对规模化猪场实行生猪保护价收购,理由是这样可以保证规模化猪场的收益,有助于我国生猪产能的稳定和猪价的稳定。

文章图片3

三、对于专家的建议,官方答复来了

对于专家提出的规模化猪场生猪实行保护价收购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给出了确切答复,认为现阶段并不适宜实行。理由是,当下政府定价主要是针对公益性服务、公用事业以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而生猪作为农副产品其价格早已全面放开,其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猪价交给市场后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性推动作用。另外,由于各地的饲料原料价格不同,生猪养殖的成本差异也比较大,而且生猪养殖品种也有差异,难以统一收购价格或者标准。

文章图片4

四、结语

提出对规模化猪场生猪实行保护价收购建议的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徐德全,这一提议是其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规模化养猪场适时风险防范政策性补贴的建议的一部分。从徐代表的履历中我们不难推测他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徐代表除了是人大代表之外,还是河南省临颍县北徐庄村党委书记,也是河北省北徐集团董事长,而北徐集团下面有年出栏10万头瘦肉型良种猪场,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场,辖两市六县年出栏约150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以及日屠宰5000头分割3000头生猪冷鲜肉生产线。

文章图片5

北徐集团作为养猪行业中的规模化猪场,徐代表自然要为规模化猪场站台,倘若提议被采纳,规模化猪场的生猪有了保护价收购政策,那么就能保证规模化猪场在养猪中立于不败之地,极大得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散养户将会被逼得逐渐退出养猪市场。

文章图片6

但从最近两年养猪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当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依然离不开散养户,没有散养户的积极复养和补栏,全国产能不可能提前半年完成产能恢复任务。一味为规模化猪场谋取福利就是对散养户不负责任的行为,农民是国家稳定的根基,而散养户就是生猪养殖行业稳定的根基,一旦全国生猪养殖都被规模化猪场垄断起来,其结果不敢想象。

现在养猪行业被垄断起来的是生猪屠宰企业业务,因为垄断,一边是养猪户低价卖猪,另一边则是消费者高价卖肉,只有中间的屠宰企业赚钱。养猪行业如果被规模化猪场垄断,生猪养殖量被严格控制,消费者就只能吃到高价猪肉,想吃到“10元猪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