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常心

 自主健康新理念 2021-09-22

大概一年前,有个小伙伴后台留言,说说平常心呗。当时小编对这个话题没什么感觉,可是又觉得是个好话题,就一直在琢磨着,最近觉得理清了一些,来交个作业。

平常心指什么,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定义,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种人生状态,难怪大家都希望有平常心。

据说“平常心”最早是中国禅宗所倡导的,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

南泉禅师就说:“平常心是道。”

在《景德传灯录》里,有僧人问招贤禅师:“如何是平常心?”

招贤禅师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僧人直率地再请教禅师道:“我学不会,该怎么办?”

招贤禅师又告诉他:“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这么看,平常心,即超越了当下剧情的捆绑,直取事件的核心,该干嘛干嘛,没有任何附加的颠倒妄想。

而大部分普通人,遇到困难时希望赶紧改变,摆脱困境;开心、幸福的时候,希望这开心、幸福可以长长久久,暗含着“幸福时光总是走得最快的”凄凉。

可见,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心态,就是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评判剧情中,所以才会觉得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悲,一会儿喜,整个心态就是高高低低,事情大一点,这颗心就坐上过山车了。

平常心的吸引力也在于此吧,积极主动,又顺其自然。

如何获得平常心呢?

我们既困于二元对立,想从中越超出来,就一定要有一个超越了二元对立评判的视角。从这个超越二元对立的视角看待人生,每件事儿都是自然的变化,呈现,也就都是某种平常的状态。既然是平常的状态,我们也就不会困于当下的剧情中,可以用平常心来看生活中那些好的、坏的,难的、顺的,都是平常,该干嘛干嘛。

对小编来说,这个超越二元对立的角度,就是认识真实的自己,自我。从这个角度看人生百态,无论是多难过、多高兴,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认识自己的一个触发点,是自我认识的一个机缘。当下还是会难过或高兴,但不会执着于此,深陷于事情本身。反过来说,事情本身就没那么决定性了。

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也是一样的,舒服或是不舒服,开心或是不开心,客观观察、认识,不执着于某个自己认为是好的状态,也不必非得把某个自己不喜欢状态马上改变,都是我的一种状态。

这个视角帮助我从对结果的执着中超越出来,人生就更自由、更自在了。

因此,也会用更开放的心态、持续发展地去观察自己。比如说晚上感觉没睡好,那也先觉察一下自己状态,虽然没睡好,但是白天还是挺精神,那就再观察吧;如果觉得挺困,不精神,白天找个时间补个觉,或是早点睡。再观察。

这就是平常心了吧?

对小编来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转变。年轻时,我是一个极为僵化、焦虑的人,非黑即白,人生就是无间道。不对的一定要改正、最好消灭,消灭不了就要远离,一是一,二是二,铁板一块。能有现在这个心态,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大概以前的人生太难受了,为了改变那种难受,主动去寻求改变之道。我找到的改变之道,就是从自我认识的视角看人生。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态天生就很好,可能是家庭的原因,或者是性格使然,好像天生就有平常心。

有个前同事,他就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变化的,生活中的一切也都很正常,只要人活着,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然而太阳底下无新事,日子就是那样过呗。这个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能真正知行合一的人少。这个同事却真的能落实在行动中,心态上。他也遇到过非常难过的事,可是他不会觉得那是过不去的坎儿。他做事情总是不紧不慢地,值得信任,但又毫无野心。

这些年我自己变化太大了,而我这个同事,一直就是那样。所以,我也想,他这个平常心当然帮助有个平和的心态,可是也抹平了人生的意义,是不是?

对孩子的成长也一样。

另一个同事,他自己的成长颇为坎坷,挺聪明,但没考上大学。因为青春期的时候没过好,打架、逃学之类的。因此他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折腾特别包容,真心认为都是成长的经历,没有必要看的特别严重。他跟孩子之间也吵吵闹闹的,但是他家的亲子关系非常好。这也是一种平常心吧?

当然,我们也可用把成长的过程,看成是一次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成就的过程,那么,成长中的每件事情,无论好坏,就都是一种实践,这样是不是给孩子一个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呢?

总之,小编认为,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视角,可以从二元对立的评判中超越出来,并且切实贯彻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只要面对自己一起心、一动念,一举一动,生活中林林总总,都会用这个视角去看待,便是平常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