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详细盘点产后回乳5大用药:有哪些?怎么用?安全吗?

 明月美誉馆 2021-09-22

图片

作者:王雪

所在单位: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健康,更对其成年后的健康有着长远影响,对母亲的产后恢复也非常有帮助,作为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应大力倡导母乳喂养。但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不少产妇会遇到产后回乳的问题,是否可以用药,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教材与指南有所差异

关于产后回乳,教材与指南的药物治疗方法有所差异,如下:

外科学(第九版) [1]

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停止哺乳。回乳可用:口服溴隐亭1.25mg,每日2次,服用7-14天;或乙烯雌酚1-2mg,每日3次,共2-3日,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1次,直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

妇产科学(第九版)[2]

常用的退奶药有:1,生麦芽60-90g,水煎当茶饮,每日一剂,连服3-5日;2,芒硝250g分装分装两纱布袋内,敷于两乳房并包扎,湿硬时更换;3,维生素B6 200mg,每日3次,连服3-5日。甾体激素、溴隐亭等退奶药物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3]

回乳药物的选择:

(1) 口服或肌肉注射雌激素类药物,如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 mg,每日3 次,连服 3-5 d; 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 mg,每日2 次,连续注射 3-5 d。

(2)口服中药回乳亦可有较好效果,如炒麦芽 120 g,加水煎汤,分 3 次温服。

可以看出《外科学》中推荐溴隐亭甾体激素;《妇产科》推荐维生素B6,特别说明:“甾体激素、溴隐亭等退奶药物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乙烯雌酚苯甲酸雌二醇。(本文不对中药回乳方法进行讨论。)

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于“退奶”回乳或“退奶”的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较少。范林 [4]等用溴隐亭与乙烯雌酚比较退奶疗效,溴隐亭组总有效率99.4%,而口服乙烯雌酚总有效率为 90.9%,肌注乙烯雌酚有效率为 94.1%,且在不良反应方面,溴隐亭仅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概率为 26.8%,而两组乙烯雌酚均出现恶心呕吐,少数症状较重,概率分别为 93.9% 与 70.5%,还会出现阴道流血。袁雪蓉 [5]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在服用戊酸雌二醇片外,口服维生素B6,两组回奶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6.7%。

维生素B6

药品说明书及药典中没有“回乳”、“退奶”等相关适应症,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机制:维生素 B6 为水溶性维生素,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而抑制催乳激素的合成,由此产生回奶作用。

安全性:维生素 B6安全性较高,但若长期(1个月-3年)服用较高剂量维生素B6可引发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呼吸急促和皮疹等。超大剂量维生素 B6 (>2g/d)可导致感觉神经元病变,使身体的感觉功能严重损伤 [6]。

溴隐亭

《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7]第二十三章第八节退乳药仅介绍溴隐亭,适应证:用作抑制流产后、死胎后及产后不需要或不宜哺乳者的乳汁分泌。用法用量:如为预防性用药,分娩后4小时开始服用2.5mg,以后改为每次2.5mg,一日2次,连服14日;如已有乳汁分泌,则每日服用2.5mg,2-3日后改为每次2.5mg,一日2次,连用14日。

2019年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禁用于哺乳期乳腺炎回乳,仅限于医疗原因而不能哺乳的情况,如死产、新生儿死亡、母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 等情况。

机制:溴隐亭为多肽麦角类衍生物,能选择性激动多巴胺D2受体,直接抑制垂体前叶合成和释放催乳素,使血清催乳素水平下降,多数催乳素大腺瘤缩小,卵巢功能恢复并抑制乳汁分泌。

安全性:症状性和直立性低血压较常见,产后用药的发生率则可达8% ,尤其在用药初期体位变化时易发生。因口服常致恶心、头痛、眩晕、疲劳、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道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明显而无法坚持系统治疗[8]。

卡麦角林

卡麦角林,适应证:可用于因医学原因抑制产后泌乳。用法用量:预防性用药,产后第一天给予单剂量卡麦角林1mg。抑制已有的泌乳,剂量为每12小时0.5mg,疗程2天。

机制:卡麦角林是一种麦角碱衍生物,具有多巴胺受体激动作用,其特点是强力、长效并具有选择性,与D2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卡麦角林与多巴胺受体结合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作用达2周。

安全性: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药剂量。卡麦角林由于其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有效治疗剂量更低,因此部分不能耐受溴隐亭治疗的患者可能耐受卡麦角林。

苯甲酸雌二醇

可用于产后回乳。

机制:大剂量抑制催乳素释放。

安全性:虽然指南与《外科学》推荐苯甲酸雌二醇用于回乳,但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较少。雌激素的不良反应有恶心 、呕吐 、眩晕 、白带 增多 、妊娠面斑 、水肿及腿部肌肉痉挛现象。另外,此类药物还有促进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宫内膜恶变,对宫颈癌 、乳腺癌有增加趋势,故雌激素相关的肿瘤患者禁用[9]。

乙烯雌酚

乙烯雌酚说明书:预防产后泌乳、退乳,一次5mg,一日3次,连服3天。用法用量与指南一致。

机制:大剂量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及催乳激素的分泌。

安全性:关于产后乙烯雌酚的暴露安全性问题。乙烯雌酚是一种脂溶性物质,极易穿过生物膜而进入组织细胞中。人类口服乙烯雌酚易被肠道吸收,甚至还可经皮肤吸收,但在肝脏的转化却相当缓慢。不断有病例报道,大量长期乙烯雌酚应用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增高,如 Turner 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甚至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等。还有资料显示,使用乙烯雌酚女性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自宫颈阴道透明细胞腺癌与宫内乙烯雌酚暴露的关系被发现以来,乙烯雌酚对人类的影响就始终作为一个热点被关注和研究[10]。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等.外科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6.

[2]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3] 王颀, 宁平, 马祥君.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20, v.14(01):15-19.

[4]  范林 , 黄兰 , 陶爱根 . 溴隐亭与乙烯雌酚用于退奶的比较 [J]. 现代医药卫生 ,2004,20(13):1213.

[5] 袁雪蓉 . 补佳乐联合维生素 B6 在回奶治疗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6,15(7):495-496.

[6] 王少珍, 廖联明. 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000(005):P.298-304.

[7]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M].2015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9.

[8] 袁洪波, 张伶俐, 杨春松,等. 中国女性患者溴隐亭阴道给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 2018(1):111-116.

[9] 孙学东. 雌激素类药物作用特点与注意事项[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2.

[10] 苏竞梅, H.M.Picton. 乙烯雌酚临床应用后的长期负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3):182-183.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