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词作中的一句,后来季羡林先生在出版自己1945-1947年的日记时,作为了自己日记集的书名。 1945年已经是日本投降之后了,一大批海外学子为了国家建设纷纷回国,季羡林也是其中的一员。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日记没有过多的心理想法的描写,大多是记事,干了什么,见了谁,读了什么书,身体状况如何。 日记中季老先生看似平静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伟大: 一是身边的人都非常的牛,随便一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咖,但在季老先生日记里,就是和这些人吃吃饭,聊聊天,牛人的圈子。 二是日子过得非常单调,吃饭,读书,写作,会友,聊天,生病,其中少有情感问题。我想,可能正是这种单调,让先生能够更好的专注学术。 三是牛人的生活不神秘,所有看似神秘的人,都是因为隔了一层,牛人的喜怒哀乐和普通人差不多,所以普通人也有可能成为牛人,或者在另一个纬度,你本来就是牛人。 季老先生在日记中从没有抱怨,累就说累,疼就说疼,病就说病,一切都是平常之事。就好像,生活就是当下的日复一日,平淡、安详。 季老先生从来没有对未来的豪情万丈,也没有对过往的恋恋不舍,就是吃饭,睡觉,上课,读书… 从现在的人看来,季老先生的生活真是无趣至极,但先生无趣的生活,成就了他的学满天下,功德无量。 也许,真正的伟大都是平凡的;而喧嚣终于成就不了伟大。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日一日成永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