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江不过是郓城县一小吏,为什么有钱有势,在江湖上还受人崇拜?

 杨角风发作 2021-09-22

杨角风谈水浒第44期:

其实宋江一直不怎么讨人喜欢,虽然他也确实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还在江湖上落下一个“及时雨”的名号。

后来更是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口碑,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带着众多弟兄们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但,他还是不讨人喜欢,或许是他最后招安的私心害了自己,害了弟兄们。

以至于央视《水浒传》宋江扮演者李雪健,还遭受到了毒打威胁,当时就有人发话:

“你别回家了,你回来就揍死你!”

然而,宋江最开始不过是郓城县一小吏,他是怎么做到有钱有势,还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

一、

我们先来看一下宋江最开始是干啥的?

宋江一开始就被刻画成了一个大善人,当然,这种印象只是平头老百姓能看到的一面。更多的阴暗面,他不会让普通人看出来,不然阎婆惜也不至于死于他的刀下。

比如刚开始阎婆母女走投无路的时候,王婆就引阎婆到宋江衙门口,帮了她一把:

“你有缘,做好事的押司来也!”

实际上,哪有什么缘分啊,都是刻意求来的,不然的话,谁会无缘无故跑到衙门口找偶遇啊?

由此可见,在郓城县有困难找宋江,已经是刻在当地人的心中印象,阎婆毕竟是外来探亲的,她不清楚而已。

而宋江确实没让她俩失望,一听说这个老婆子没钱给丈夫下葬,也不考察真假,当场就给写了条子:

“你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个帖子与你,去县东陈三郎家取具棺材。”

宋江不过是郓城县一押司,相当于文书一职,在《宋史·职官志》中记载,押司是在各个府衙都有的,名义上是官,实际上是吏。

一副棺材,对于阎婆一家来讲,是天大的开销,很多穷苦人家奋斗一辈子,都买不了一副薄棺。而对于宋江来讲,却是写几个字的问题,一张白条,效力等同于白银,这让阎婆大开眼界。

要知道,整个大宋朝县城里的小吏一抓一大把,可仅出来了一个宋江,他作为一名小吏,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二、

实际上,不要小看宋江的押司身份,别看级别很低,但在县城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古代,官和吏实际上在逐步拉开距离,官嘛,从小就读什么儒家经典,文学这一块不用说,都有两下子。但是在具体的执政方面,他们的经验是不如吏的,而且这些琐碎的事务,他们也不屑于亲自去干。

这就导致,官不怎么接地气,更很少接触普通老百姓,相反,吏则每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实践出真知,若是再明里做点好事,自然被人们所尊敬。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样,对于官吏来讲,却是铁打的吏,流水的官。吏的任职时长是远大于官的,官到某地方任职又必须依仗吏,这也导致有时候吏说话,都比官好使。

在《水浒传》中其实就是这样,比如林冲能在高俅手下逃脱,就赖于当案孔目孙定的帮忙:

“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后来杨志杀了牛二,也是当地的小吏推司帮忙,说他也算是为民除了一害,给他判了一个防卫过度。

包括后来的卢俊义一案,同样是大名府张孔目帮忙说好话:

“小吏看来,卢俊义虽有原告,却无实迹。虽是在梁山泊住了许多时,这个是扶同诖误,难问真犯。脊杖四十,刺配三千里。”

梁中书听了,也一个劲地点头赞同,就按你说的办!

三、

像宋江这种小吏,对上刚才讲过了,县官都得听他的,毕竟要仰望他干事,但是对外,他也想主事,咋办?

其实他做的就一点,就是收买江湖上的人心,但收买人心,并非多干点乐善好施的事那么简单,他需要萝卜和大棒同时招呼。听话的,我给你萝卜吃,不听话的,我可能就大棒招呼了。

大人物做事,都是表面上看起来童叟无欺的,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说话好听,举止文雅,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这种印象是给普通人看的,比如卖汤药的,说媒的,她们觉得宋江是大善人。但对于棺材铺的陈三郎来讲,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宋江手中必然也出过冤假错案,出现过屈打成招的人。人死了,没事,宋押司写张条子,就能把棺材送过来,根本不用过问死因。

宋江确实厉害,在郓城县就没有他办不了的事,就算是看上谁家的房产,他也是张下口就能讨来:

“就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

这种人是万不能惹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心里想的啥,他又有啥背景,阎婆惜就吃了这个亏:

“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四、

从宋江干净利索的两刀,一刀割喉,一刀割头,就能看出,宋江绝非一个文书那么简单,他绝对是一个狠人!

但是,要想成全宋江,光靠狠还不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他必须很有钱!

可是,宋江家虽然也不穷,但在当地绝对到不了非常富裕的地步,在书中,宋江自己就曾经说过: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宋江家里有田,所以不至于沦落到租人家地种的地步,但跟柴进、史进、晁盖一比,那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大家仔细读《水浒传》,会发现,凡是有钱的大家大户,基本养的都有庄客,下人也不少。可惜,宋江家里却没有庄客,也养不起几个下人,甚至比不上当地的普通地主。

那么他的钱都是哪来的?

实际上,宋江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非常有钱,就算吃私贪污一点,黑道上再拿点,也顶不起他的名声。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务实,宋江是个很务实的人,知道把钱花到刀刃上。

锦上添花的事他是很少做的,他常干的就是雪中送炭,毕竟收买人心,谁都会。柴进大官人养了那么多庄客,可是出事了后,有一个能帮上忙的吗?

为啥人家宋江外号叫“及时雨”啊,就是因为及时,他特别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借力打力,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五、

举几个例子:

生辰纲的事情发生后,宋江跑去给晁盖送信,大家以为他俩关系很好?

并不是,因为晁盖听说庄客汇报后,第一反应就是问:

“有多少人随从着?”

为啥这样问?

就是怕宋江这是带人来抓自己,若是真心实意的朋友,用得着这么猜忌吗?

同样,宋江也并不认可自己是晁盖的好朋友,因为他也说了类似的话:

“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

记住,真正的心腹兄弟,没有人会嘴上一直挂着咱可是心腹兄弟啊!也不会刻意提醒对方,你可欠我一条人命,这个恩情你可得记好了!

实际上,就算宋江不去报信,以当地府衙干活人的德性,晁盖也没事的。

事实上,最后抓捕晁盖的时候,就是朱仝和雷横负责,这俩人也是争先恐后地来邀功。先是朱仝假装来追晁盖,追着追着俩人就对上话了,我放你走了,你可得知我恩啊。

晁盖立马向他保证:

“深感救命之恩,翌日必报!”

等到雷横追上来的时候,人已经跑了,倒不是说他多么正直,而是因为人不是他放走的,怕人家不知恩:

“朱仝和晁盖最好,多半是放了他去,我没来由做甚么恶人。我也有心亦要放他,今已去了,只是不见了人情……”

他以为好人都让朱仝做了,其实不是,宋江早他们一步就把人情送出去了!

六、

事后,人家晁盖怎么报恩的?

“特使刘唐赍书一封,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并朱、雷二都头。”

看了没,宋押司成了主恩,钱也到了他手中,真正干活的朱、雷二都头却成了陪衬!

后来宋江逃到柴进府上,还不忘借花献佛,并不是花钱多就能收买人心,有时候表演到位,不花钱也能笼络人心。

比如宋江对武松,在柴进府上,吃柴进的,穿柴进的,用柴进的,最后人家武松感恩宋江,而不是当了冤大头的柴进。

比如宋江对李逵,实际上那次被关牢里后,没有一个人待见宋江,那些江湖朋友也跑走不见了。唯一有个李逵,但李逵这个人说他没心眼儿吧,也不是,说他心眼儿多吧,也不像。

总之就是一个特别贪财的主,什么尊严,什么面子,统统不需要。宋江也确实会看人,瞅准时机,“啪”扔上十两银子,得,从此之后李逵就“哥哥”、“哥哥”叫个不停了。

但其实宋江清楚,大家认可自己,无外乎前面提到的两条原因,要么听话有胡萝卜吃,要么不听话有大棒伺候,但真心服自己这个人的,并不多。

这也是他在浔阳楼上酒后吐真言的原因所在:

“……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

道理很简单,就跟当网红一样,吸引了这么多粉丝,结果说你好得不多,想变现吧带货又没人买,愁啊!

七、

如果说一开始宋江以胡萝卜安慰为主,到后来他就成了时不时挥舞大棒了,毕竟变现很重要!

比如清风山收秦明的时候,人家秦明也是碍于宋江的名声比较大,见面也拜:

“闻名久矣,不想今日得会义士!”

但他心里服宋江吗?

不服,要是名声能当饭吃,胡亥也当不上秦二世,刘邦也干不过项羽,三国也早就被刘备统一了……

所以,秦明那句话就是客套话,不说不行啊,毕竟自己是被抓上来的,但一旦涉及到敏感话题,人家秦明立马就不愿意了,宁死不屈:

“秦明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刘备咋干的?

很简单啊,表面上还是哈哈哈,秦明兄弟息怒,歇息歇息,从长计议,回头就干了一件狠事:

“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烧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秦明看了大惊。”

看到如此场景的秦明,估计心里头已经有十万头羊驼,狂奔而过了。

而执行杀人放火行为的燕顺和王英,其实也是冷汗直流,这宋大哥实在是狠,这种缺德的主意也敢出,他们能不怕?

八、

事后宋江还不紧不慢地跟前来兴师问罪的秦明讲:

“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看了没,宋江为了收一个小弟,大棒子揍他不管用,就揍他全家。比如来佛祖都狠,佛祖还仅仅用个箍儿箍对方,管教他入我门来,宋江是连带家人一块箍儿了。

后来出了一个强抢民女的假宋江,作为心腹的李逵为什么要跟他势不两立?

就是因为,在李逵的眼中,宋江确实能干出这种事!

一开始宋江就依靠救了晁盖,实际上也大半是人家朱仝的功劳,通过晁盖这么一宣传,人家都尊敬他,称呼他一声大哥。等到了后期,人们再见了宋江跪拜一下,称呼他为大哥,就变味了,那是恐惧的味道。

在清风山上,宋江可是烧了数百户老百姓的房子,还杀了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更是害死了秦明全家,甚至把慕容知府都打得不敢出门。

可是下了山之后,有一个人敢提一句吗,甚至连小道消息都不曾放出来一条。

所以,宋江在江湖上呼风唤雨是真,别人拜他也是真,若是问是否真正尊敬他,我想,更多的人,可能是怕他吧!

这就是,他虽为某县城一小吏,但是在江湖上却吃得开,就因为他太过狠毒,懂得见机行事。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时候是大善人,有时候是大恶人,这才是真正的宋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