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不用反复杀菌,原理竟然这么简单.....

 mxb08 2021-09-23

图片

图片

多年胃痛之后,62岁的老高终于受不了了。

当然,也可能是受不了老伴儿的唠叨,毕竟耳朵上的老茧都快赶上他手里的洗碗布厚了。

清早起来,他溜达着去医院做了个胃镜,倒没有听说的那么夸张,躺下睡一觉就做完了。

去领单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超

幽门螺杆菌是个什么东西?他心想,好像在哪儿听过。

医生没有过多解释,表情比寒冬腊月的天儿还冷,“建议根除。”他看着老高说。

“好好好.....”老高应下来,“要根除的.....”他接过医生开的药,转身出门了。

路过取药的窗口,他眼皮抬也不抬,径直走了过去。

“取个鬼药,”他嘟囔着,踢了踢脚下的石子,“这么个小玩意儿还用吃药。”

方才路过药房的时候,他可算是想起来在哪儿听说过这个劳什子的幽门螺杆菌。

隔壁村儿的老赵嘛,之前打牌的时候说过,大蒜能杀这个菌!

图片

是啊,西药副作用大,不如回家吃大蒜,又好吃又能治病,这买卖合算。

说干就干,回家试试去。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男人,老高本就酷爱大蒜,这简直就是给他的厨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

生吃、蒜泥儿拌饭..顿顿蒜不离口,换着花样儿狂吃三个月后,某天胃突然开始疼了起来。

相比现在的疼,之前那都是小菜一碟。

老高捂着肚子,脸皱成一团,不用老婆张嘴,直接自己举手请示去医院。

一查,竟是胃癌早期!

还倒霉催的,又碰上了上次的医生。

医生看着检查单子,问他:“你干啥了?”


“吃蒜。”他老婆说。

“吃什么?”医生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皱起眉头。

“蒜,”老婆重复了一遍,“蒜头啊!不是说蒜头杀菌嘛!”

图片

偏方词典海海,师兄想知道各位医友是否听说过“大蒜杀幽门螺杆菌”这一说?

当然,便宜不能让大蒜一个都赚了,与大蒜同为竞争对手的还有“蜂蜜”、“卷心菜”..

花样儿真是越来越多了。

你试过吗?

师兄劝你最好还是别试。

为什么?

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就要先看看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图片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我们胃里属于强酸环境,一般细菌很难生存下来,但幽门螺杆菌却丝毫不惧,它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检查单上的Hp一栏显示的就是它的数值。

各位医友可能没有专门检查过自己的Hp数值。

但这并不代表你体内没有幽门螺杆菌。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我国总体感染率59%,约8.3亿人,超一半人感染。

也就是说大约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

图片

儿童感染率同样不低,平均为40%。

如此高的数据下,幽门螺杆菌的名声却要远远落后。

原因还是在它的症状,非常容易让人们忽视。

食欲下降、胃胀、胃痛、发酸烧心、口臭(约80%的Hp感染者会出现口臭)

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就这些毛病,很多人是不把它当回事儿的。

为了引起重视,这里师兄就要插播一条老刘的新闻了。

老刘今年66岁,平时身体非常硬朗,体检时各项指标也都很正常,唯独幽门螺杆菌这一项,显示阳性。

由于没有不适的感觉,他也没放在心上。

之后偶然的一次胃镜检查,却发现已经是进展期胃癌!

师兄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各位医友,幽门螺杆菌虽然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弃之不理。

归根到底,它还是和癌症挂着勾的。

说到这儿,很多人就有疑问了。

那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就一定会得胃癌?

图片

别慌,师兄告诉你,不一定。

幽门螺杆菌确实是胃癌的发病诱因之一,但大约只有1%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最终会演变成胃癌。

不过幽门螺杆菌还和许多其它的疾病相关。

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90%的慢性胃炎是Hp引起。

慢性胃炎反复感染,出现肠化生,会提升癌变几率。

不说胃癌,如果弃之不管,就这些弯弯绕绕,也够人受的了。

话说回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普通人是怎么得的呢?

像幽门螺杆菌这种病,预防非常重要。

师兄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反面案例。

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去医院后检测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为什么?

因为这种病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

一家人一起吃饭,很容易感染。

儿童感染率高的原因也在这儿。

很多父母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不注意分碗分筷,自然也就容易感染。

图片

平时注意卫生、碗筷消毒、就餐尽量使用公筷、小孩分餐、牙具定期(3个月)更换、另外,还要调整饮食。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话都说到这儿了,各位医友对幽门螺杆菌了解的也都八九不离十了。

唯一不知道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治疗了。

下面师兄就讲讲。

图片

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的是四联疗法根除,也就是两种抗生素+一种ppi+一种铋剂,大约用药两周时间。

这与中医治疗的逻辑是相悖的。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针对的是它的生存环境。

我们认为导致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寒凉,而幽门螺杆菌喜欢的就是这种寒凉的环境。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脾胃的温度提上来,提到一个正常水平。

幽门螺杆菌失去了存活的环境,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而抗生素本就寒凉,进入人体,相当于给幽门螺杆菌提供了一个生存的“温床”。

图片

那为什么还有人采用了四联疗法之后根除了呢?

因为杀掉了细菌。

但别忘了,环境不变,细菌依然可以繁衍再生。

如何改善环境?

这时候可以吃附子理中丸。

多年前我们小道经方就分享过相关的医案。

一位医友的朋友经常拉肚子,拉到脱水+脱肛.....

整个人虚浮无力,两条腿像竹棍,走起路来哆哆嗦嗦,完全撑不住体重

检查又是幽门螺杆菌。

输液+吃药一个多月没什么作用。

这位医友想起之前我们说的附子理中丸管用,外加艾灸神阙穴,就给他推荐这两种方法。

没多久这位朋友就打电话来了,说自己居然好了,也不拉肚子,也不痛了

医友说你得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更彻底了。

果然不负所望,这位朋友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再犯。

附子理中丸化裁自《伤寒论》中的理中丸。

原方: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胡希恕老先生研究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了附子。

附子大热,破寒,能够帮助沉衰的身体振奋机能,破除脾胃寒凉之气。

寒凉之气破除,问题就解决了。

图片

另外,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剂——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 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擘

半夏泻心汤能够帮助温胃散寒,提升肠胃温度。

原方:半夏半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胃气有通降之性,半夏能降胃气,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黄芩、黄连有清局部热的作用,人参将外周的血收敛到腹腔,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的功能。

干姜温煦了参与消化吸收的血、温通经脉。

熬药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将附子先煎90分钟,然后将剩余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特别说明:汉制剂量一两约等于15.625g。

以上所述方剂,仅供参考。

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在遵医嘱后进行。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开头,老高的故事让师兄有感而发,又把幽门螺杆菌请出来讲了一遍。

归根到底还是要告诉大家,无论是治病还是做事,讲究有理有据。

像这里讲的,大蒜杀菌广为流传,正好我感染了细菌,刚好可以“以身试药”,结果给自己试出个胃癌早期。

何必呢?

正儿八经的解决问题不会让你少二两肉,反而会让你活得更久。

命就一条,再拿来乱折腾。

哪天玩脱了,可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今日互动




#你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经历吗?#



—The End—

你可能还想看


图片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
非中医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医生指导的人士请勿试药

请转发这篇文章给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