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技巧】谈谈文章写作的基本功

 kslztqs 2021-09-24
唐瑭

【创作技巧】谈谈文章写作的基本功

09-15 阅读5014

文字:唐瑭

图片:网络,诚谢

我们通常说写文章叫爬格子,现在又换了一种说法,叫码字了。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道理:作文。我们从小学起就开始练笔了,直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直都在写啊写,可文章总还是写得不满意,为什么?有人说:我没有这个天赋 ;也有人说:我读书太少,生活阅历不深等等,但不管怎样,开始学写文章,一定离不开基本功。

很多美友私下问我:唐瑭,看到别人写文章一挥而就,美文一篇又一篇,可有什么省事的办法或者捷径?答案是否定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有最熟悉的一句话:万丈高楼平地起。但这里我还是有一些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就是多读多写多观察多修改。别说这是老生常谈哦,但你仔细看了,也许也会抛砖引玉 。

首先,多读书。这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杜甫有句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就是无法做到,我也是。但古人的“书”字写在竹片上的,所谓“万卷书”,也不过相当于一部《红楼梦》,这样一想,谁都又能做到了。多读,就要多读些古今大家的名作,包括散文诗词甚至小说,通过阅读,从书中找养料,在读中找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尤其名家散文,更值得我们学习之典范。

读大学学《古代汉语》时,老师极力推荐我们读《古文观止》,以及韩愈、苏轼等唐宋八大家文选。这《古文观止》,是以散文为主的一个选本,虽是文言难懂,但细嚼慢咽,也可消化,最大的好处,能提高我们的语言精练及写作能力。

而唐宋八大家文选,虽也是文言,但已提昌散文写法,其语言更接近了现代白话,与现代写作语境、要求等要素最为贴近,示范性更大。文章篇幅短小,语句精炼,分明就是唐宋大家写作的优秀作文。大家一定还记得苏轼的《赤壁赋 》吧,开头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言简意赅,是不是也容易看懂?

阅读是有一个过程的,古文要读,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也要读。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读鲁迅的文章,甚至作文写日记,也模仿鲁迅的笔法。直至现在,鲁迅的散文一直是我学习的范本。后来,阅读更广一些,先是喜欢朱自清、张爱玲、三毛、贾平凹的散文,后来又崇尚梁实秋、林语堂、余秋雨还有史铁生的散文。尤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语堂的《槐园梦忆》,以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等这些选集,常伴于身,读之不厌,喜之不尽。

在这些经典里,洋溢着无穷的欢乐,也充满了深沉的痛楚。像这样的文字确实值得反复的诵读 ,经过了一番津津有味的鉴赏之后 ,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对于人生的认识 ,陶冶自己对于情感的净化,升华自己对于哲思的揣摩。而当自己也逐步在写作的实践中间,掌握和驾驭着美丽的文字与纯熟的技巧时,不是也就能够撰写出上乘的散文作品来吗?从古至今的许多著名的散文家 ,正是这样不断地涌现出来的 。

其次,多练笔。那就是要勤写,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文从字顺,言简意丰,须借助于一定的训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也不例外,多写多练是提高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纸上谈兵永远只是夸夸其谈,必须理论实践相结合。

那么怎样练笔呢?我曾经有个老方法,就是每天写日记,坚持了三年,写满了五个大笔记本。写日记,是练笔和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把一天所见所闻所读,精练地写成短文,而不要写成流水帐,要学会推敲词句,删繁就简。日记形式灵活,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叙事状物,也可以抒情言志,体裁自由,因坚持写日记也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多写还有一种自认为是很好的方法,就是写“说说”和写荐读语。“说说”比较简单,字数少,把文字写精练些,其实也就等于练笔。这是初学写作者的“芳草地”,你可以像写日记一样多写多练,但不一定要多发,可以存在草稿里。在美篇里很方便,草稿里可任意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时间久了,你写文章也就自然熟练了。

写阅读荐语,实际形式上跟写评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荐语既要写点评内容及读者的感想,还要写推荐的理由。从2018年6月起,我在《原创笔记》圈做管理员时,连续写了两年的美文荐读,写了200多篇荐语,每篇500字之内。直到现在,读到好文时还是写。这样坚持下去,有了一些自身的体会,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收获。(荐语链接:网页链接

再次,多观察。观察对于写作来说也很重要。所有的文学艺术(当然也包括诗词)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曹雪芹说过:“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的创作必须源于生活,不要无病呻吟,胡编乱造。以前有位朋友写诗,上句是“明月如水”,下句是“繁星似锦”,一看就是不观察生活,凭空捏造出来的。你想,有明月时肯定没有繁星,只能是几点疏星。这就是要多观察生活,不然会让人笑话。

在美篇里,也常看到一些美友的文章,要么内容肤浅 ,要么胡偏乱造 ,东拼西凑 ,这样写出的文章,言之无物 ,只能是空洞的 ,虚假的 ,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不善于观察生活的重要表现 。文学作品一旦脱离生活,就像在云中漫步,华而不实,很难使人产生共鸣。鲁迅先生说得好:“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切,才好下笔。”对,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景、 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

我们知道,高手写文章,从不缺素材,因为善于观察,随手拈来即是。多观察,多积累,才有丰厚的生活素材,写出的内容才丰富,才能情感真实。那么,怎样去观察呢?我的体会是,观察是用眼睛仔细观看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事物独有的特点。不仅用目光触摸事物,同时在大脑里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过程。观察的对象主要是人物或者物体,目的是为详细了解人物或者物体特有的外观、言行、气味等,为写成文章做准备。其实,观察的最终目的是准确地描写事物特征,让读者只通过看文章就知道作者写的东西长什么样。

比如散文《孤星望月明》,借日常观察写成的作文,其中一段这样写道:“有天晚饭后,雨后新晴,我们全家去汤仁海边散步。微风轻拂杨柳岸,碧水漫步夕阳烟。半天红霞下,花树明丽,空气爽宜,将一整天的学习带来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净。”(交代时间、地点、天气、当天状况、同行者)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旅游或同学聚会时,所见所闻就是你的观察,回来后,是不是想写一篇文章的冲动。“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啊!

最后,多修改。修改文章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完美的阶段,只有认真修改,反复推敲,文章才能走向成熟成功。要知道,写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作者要对读者负责,修改文章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平时的文章修改,要十分重视语言的修改,从遣词造句、组句成段到标点的使用。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深有体会,没有一挥而就的本领,但作文之前,先打个腹稿,完成初稿后,自已至少看三遍,然后再作认真修改,才算完成。

曹雪芹应该算是文章高手,而他写《红楼梦》,自云“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何况我辈乎?我的看法是,修改文章可以改正文章内部的错别字,错词,错句,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的体裁,结构,思路变得更加完善。写作是基本训练,修改就是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的灵魂得以提升,整体魅力得以升华。因此,修改对一篇好文章必不可少。

说完了上面几点,觉得文字有点多了。但这里着重一下,有的人写文章,尤其是初学者,喜欢追求辞藻的华丽,找那些偏僻难懂的词来塞进自己的文章里。而写景言情时,也沉湎在华丽词语中出不来,好词堆了满篇,细细看来,一句有用的都没有。其实,一篇好文章的妙处,反而没有那些华丽的词语,写到极端的美丽时,往往表现的是非常自然流畅的语句。

我想,文章的精彩不精彩,并不在于你掌握的华丽词儿多少,而在于自已的真情实感。只要自然流露,自然表达,自然的,就是最美的!所谓炼字,就是把这最自然最逼真最贴切的字找出来,用在我们的句子中。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就是人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更有不同的立意表现,写出来的情调品位自然就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自己的文章创作时,追求的首先应该是自己的本真。立足于自己的视角,去表达视野中的万千情态。

2021.9.15于南宁

感谢美友光临

更新于 09-16
来自作品集创作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