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地琐记(二)

 基路伯 2021-09-24

旅行

日记

寻找人生最华美的奢侈,最灿烂的自由

拉萨之行
2019.10.18

2019.10.25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妙不可言。和导游边次相识两天,就觉得跟他可以无话不谈。在旅途中常会遇到一些陌生人,因为是同道中人,所以可以放下心防,敞开心扉,这种交往变得很单纯,让人身心愉悦。我可以问边次各种问题,不管是尖锐的还是可笑的,他总是哈哈大笑后不厌其烦地解答。

欲望

在布达拉宫里,我问次边这些僧人十五岁就立志一身奉献佛教,不近女色,如何解决生理问题。他说僧人修行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消除世俗的欲望。我听了不以为然,十五岁的孩子能有多大修为,如何做到克制自己肉身上的需求?这种克制不同于无欲,想想也是很没人性的。

生计

边次从98年开始做导游,说很喜欢这份工作。我相信他的话。因为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对导游工作的喜爱,直接反映在他对我们的关怀和热情上。在西藏,导游工作是有季节性的,一般一年工作6个月从5月到10 月,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家休息。我问他休息的时候有工资吗?他说淡季一个月只给1000 人民币。我说这怎么养活自己和家人,他说他老婆也上班。这次本来他应该带我们全程,但因为老婆预产期到了,所以他不能出城,他说家庭第一。

我还问他有关拉萨的房价,他说最贵的要一万多一平方米,对于这样一个四五线城市来说已经很贵了。他说拉萨市里的人没钱,有钱的都是外面的牧民。一头成年牦牛值3-4万人民币,对于拥有一群牦牛的牧民,家里的资产很可观。



供奉

我跟边次投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都喜欢穿街走巷,都喜欢逛当地的集市。他除了带我逛八廓古城,还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带我去看尼姑庙和尼姑开的茶馆。我的理解尼姑庙是供奉神像的女生宿舍,僧人庙就是供奉神像的男生宿舍。我在布达拉宫说我也给佛像捐些钱,他马上纠正我说,不能说“捐”,要说“供奉”,宫殿里有不少从孟加拉国和印度搬来的神像,他说不能说“搬”,要说“请”,信佛的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误解

在参观达赖喇嘛学习的场所的时候,突然被人从背后推开,我以为是工作人员,回头一看是一个拿着转经筒的藏妇。她为了看清楚室内的布置而不打招呼的把我推开。我就向边次抱怨这位妇人的粗鲁,我说你们藏民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吗?难道佛祖没有教导她如何做人吗?连对人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还谈什么虔诚。他连忙解释到,藏民有很多农村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行为举止上比较粗鲁,让我不要放在心上。

摄影 


边次的摄影技术不错,替我拍了不少好的风景人物照。我问他哪里学的,他说带过老外摄影团,学了些皮毛。右面两张照片就是他拍的。

我问第二张照片拍什么?他说拍的是布达拉宫宫殿白墙的边,不是垂直的,是有曲线的,我一看还真是

建筑

边次说藏民的建筑都是白墙黑框和红边。白色代表慈悲,黑色代表金刚,红色代表智慧。意思是信佛之人要有慈悲的心,金刚的意志,智慧的头脑。还有上图黑色门帘上的白色图案是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的意思。换一句话说就是在进入佛殿前要做好和神内心交流的准备。



藏经

在布达拉宫离参观时看到有些房间有黄色门帘遮着,不对公众开放。我问边次,这里面是什么?他说是藏经书的地方。我问你们的经书能保留至今,难道不会损坏?他说我们用的不是你们汉人用的竹简,而是只有海拔4千米以上才长的一种有毒的花草。先将花草的毒性降到最低,然后加工成制作经书的材料,目的是为了让读经书的人不会因为摸到经书而中毒,但保留的最低的毒性可以驱蚊虫,使经书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我听了拍案叫绝。古老的文化里总有一些令人惊叹的东西。




说到黄色布帘,边次又补充道,在藏传佛教中,只有一定级别以上的僧俗才有资格披明黄色袈裟,一般的僧俗尼姑穿的都是红色袈裟。这个我懂,古代的明黄色只有皇帝才能穿,服饰颜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宫殿的一个房间里,边次说这里的经书是满文的,这个很罕见。一般的藏佛经书都是藏文。我问为什么会用满文?他说是因为当时达赖5世和清朝皇帝交好,所以特别将经书翻译成满文。

我个人觉得藏语听上去很像韩语,文字都是看不懂的蝌蚪文,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有渊源?听后来的导游旺久说,藏文源自于印度。藏文有30个字母4种音标,而印度文有36个字母。我问旺久,你们去印度能和当地人交流吗?他说完全听不懂,发音不同。我猜当时印度文传入西藏的时候做了很大的变动,类似于中文传入日本,虽然形似,但读音完全不同。


唐卡

边次说布达拉宫的价值不是这宏伟建筑的本身,而是他内部的壁画,唐卡(藏画)和内部梁柱上的手工雕刻。可惜因为不能拍照而无法跟大家分享。达赖喇嘛6世-仓央嘉措就是唐卡的高手。在8座达赖喇嘛的灵塔中,5世是最大最奢华的,据边次介绍,5世的灵塔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将近4吨,塔上镶有上万颗珠玉玛瑙,华丽壮美,被誉为“世界第一饰”一点也不过分。

在参观过程中还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幅藏传佛教的唐卡上有跟纳粹的党旗相似的标志卍。差别在于佛教的是右旋,纳粹的是左旋卐。边次说传说中希特勒曾派一支小分队来西域取经,所以盗用了佛家的标志物。这种传说无证可查,听过也就一笑了之。



人啊人

在街上看到不少妇女戴着口罩。我问边次,你们这里空气还不好?他说“她们怕黑,所以出门戴口罩,我不怕黑,没事儿就晒背晒肚子”,说完就仰头晒起太阳来,这样的直爽率性很合我脾气。

我还和边次分享我的旅游心得。我说你知道吗?在离拉萨十万八千里的秘鲁也有一个海拔3400米的城市叫库斯科(Cusco),当地人和拉萨人长得很像,也是皮肤黝黑,身材中等。拉萨有牦牛,库斯科有Lama(羊驼)。巧的是这个羊驼的英语拼写跟藏族的喇嘛是一样的 拉萨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库斯科是在安第斯山脉上。我说秘鲁人还吃荷兰猪,小小的很可爱的那种。边次说我们藏民只吃牛羊猪,觉得吃荷兰猪很残忍。




梦旅/生花


对一个城市的印象会因为接触城市的人而变得更鲜活。我对拉萨的印象不再只是布达拉宫的雄伟,大昭佛殿前虔诚的信徒和八廓街上琳琅满目的特色店。因为有边次的带领和交流,对拉萨的印象变得更有立体感。

下一站再见

see you at the next stop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