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斗七星定乾坤:在旷野中观察过多少次北极星?上古智慧是什么?

 指尖儿上的阳光 2021-09-24

北斗七星定乾坤 尘寰几人著春秋

据知,当前人的肉眼能够看到夜空中的星辰有6000多颗,这些明亮的星星都是恒星。现代天文科学家推算,银河系里面有几千亿颗恒星,这些恒星大多数都离地球很遥远,有些离得近,但由于星体太小、亮度太低,所以人的肉眼是完全看不到的。

注意:人眼能够看到的世界是极其小的,未知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现代天文科学仅是将人眼放大了若干倍而已,探测到宇宙还不是宇宙的真相,只不过以科学的名义在假说中推翻假说而重新再建立一个假说罢了,总觉得与宇宙真相越来越近的时候又越远了。

近5、6千多年以来,人类最大的失败是从“绝地天通”之后以人眼去观无限大的宇宙之后得出了许多违背宇宙真相并因某种需要和企图的结论,为帝、为王说法。在6千多年前没有“帝”、“王”来统治、管辖人类的时候,人人都会观天象,辨环境,懂天象历法,择栖居,明白并会使用他们的祖先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所创造的文化文明,这从当下考古中能够得出例证,人类上古并不愚昧,其智慧是今人难以理解和琢磨的。

文章图片1

上图:北极星太重要了!这个“星”是人类在“钻木取火”发现火的妙用之后的第二个重大发现!(发明这个词从宇宙真相角度去讲,就是错误的,不应提及的)。

人类的一切文化文明均从火、从星的发现而开始了故事,开始了新生,也为发现、掌握日、月的运行规律增添了新的力量。

按“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来述,在由此向上至地球的第二个大冰河期过后的三万多年前,古老的中国祖先、人类文化文明的肇始者、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在昆仑山脉东部祁连山一带立方牙、观天象以开历法之先河,并带动第一次最古老的“一带一路”世界性的人口大迁徙与文化文明大传播互溶。立方牙,也就是观北极星的开始,也就立杆见影的意思,也就是日晷测量的前身,也是昆仑建木之说。

恒星就是能发热、发光的星星,由于距离较远,基本是围绕着银河系做着同步运行,因此位置相对固定,变化较慢,万千年来人的肉眼看起来变化不大,因此叫恒星。

人的肉眼比较容易看到的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等行星,它们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因其距离地球较近,有的看起来比恒星还亮,由于各自运行轨道周期不同,从地球上看起来在天上的位置就变化频繁而且较大,因此叫行星。

文章图片2

上图:人类的一切智慧均从这个天象图像中诞生。这个搞不清楚其真相,那就别究竟涅槃了,也别谈智慧无碍了,更非以哲学定义的解答和科学研究的结论来思辨。同时,全世界的卐字符、太极图、十字架、日月星辰乃至后来的各种文字、数学等都从此天象图像中而生出。关键要明白是坐地观天还是坐天观地呢?您现在能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在此图像的大概什么位置?找了到了就发标注图片到留言处。

北斗七星在银河系内,相互距离在100光年之间,大致呈空间状分布,不是人的肉眼看到的平行状分布。这个距离与范围别说银河系了,就算是一条银河系的旋臂都比这个要宽、要广、要大。

银河系的旋臂距离4500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值,最新研究表明大约是16万光年(又说20万光年)。地球所在的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万光年,在银河系支臂猎户臂上。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亮星组成的。根据七星的排列位置,古代中国人把它们联系起来想象成为舀酒的斗形器具,所以就叫北斗。这七颗恒星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间,这个距离对于人类的以能够掌握的速度来说,可以说相当的远了。

在地球北半球,通过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从而可以辨别方位。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

注意: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人类最早的天文历法能够在中国黄河中上游流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证明了为什么昆仑山脉东部的区域能够产生了燧人氏立方牙、观天象的说法,以及象《山海经》、《易经》这样的书册(对历史记录)只有能够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之一。

文章图片3

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永远不变吗?它永远是找北极星的可靠“工具”吗?当然不是!变为宇宙法门,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不例外。既然恒星也在运动,那么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当然也在变化。

北斗这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在70至130光年之间。它们各自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也不一样。天文学家们已经算出,在地球上,10万年前看到的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和10万年后将要看到的图形,都和今日的大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