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中如何表示天象的

 赵文耕 2021-02-06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抬头望天,

白天看到的各种云彩,太阳,

晚上看到的是星星,

还有一个特殊的星星——北极星。

最大的天象就是太阳。

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

易经

如果说先民创造八卦和文字的过程如此,

甲骨文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那么甲骨文中是如何创造出这些与天象相关的字呢?

最大的天象就是太阳。

在甲骨文中,就有太阳的写法。

不过,甲骨文的太阳写法有点特殊,

是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图,就是甲骨文日的写法。

【日的甲骨文写法】

下面是日的演变过程。

【日的演变】

从上面两个图片中,可以看到日的甲骨文写法。

一目了然,显而易见,如日中天,就是一个太阳的象形。

太阳为什么是四方的?

因为书写习惯或者契刻条件所限。

为什么中间有个短线或者点呢?

这个要说到文字的分类方式了,

关于对文字的分类,最著名的一个理论就是六书,

即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

太阳当中的点,就是所谓的指事符号,

指事一般起的是强调和重申的作用,

如果画一个方框,可能对应生活中的好多物品,

但是,太阳是特殊的,所以要在这个方框中点一点,

或者画一条短横线,强调这个和其他的方框不一样,

这个是太阳。

所以,日,属于指事字。

当然,一般的字典中分析日的六书分属的时候解释说是象形字,问题是那个黑点或者短横线是什么意思?对应太阳中的什么?

有人说是那对应着太阳黑子。

不管是象形字,还是指事字,

都是我们的先民看到太阳,

然后用简单的线条把他画下来,

然后再指定一个读音,

到今天,就是日字。本意就是太阳。

引申义 都和太阳相关。

比如说,太阳运行一周,称为一日,

人们的生活生产日复一日,

所以,人们的生活也叫日子。

【太阳系示意】

用今天的科学概念理解太阳的概念,

首先太阳是一个恒星,而且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

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

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问题又来了,太阳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太阳的阳和日有什么联系吗?

我们来看看阳的甲骨文写法。

【甲骨文字典,阳】

【阳的演变】

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甲骨文字形不从阜,

第二张图中的甲骨文写法从阜。

从阜,即表示和登高或者攀登有关。

右边部分是相同的,就是昜,

根据说文解字中段玉裁的解释,

以前的阴阳写作侌昜,后来都加上了阜,就变成了隂陽。

写法略微有所差别,含义相同,都是太阳的意思。

日和阳相比,日说的更具体,

含义比较窄,就单纯指的是太阳。

阳,含义就比较丰富了。

除了可以表示太阳,还可以表示阳光,

还有积极向上的含义,

还有阴阳的含义等。

因为阳光是温暖的,温暖的就是向上的,

向上的又引申出好动的,积极的含义,

所以,这些相关的意思都可以用阳来表示。

阴,就表示没有阳光的地方,

就是冷的,向下的,好静的,被动的,

消极的,与阳相对的。

这就是后来的重要的阴阳理论,

在传统中医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于地球来说,乃至于对于整个太阳系,

太阳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最重要的。

古人类也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所以,中国神话故事中有好几个都和太阳有关系,

比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凤凰涅槃,

立杆测影,羲和浴日,扶桑树等等。

夸父追日,说的可能就是古人类中专门负责观测太阳的人,

说追日,不一定真的是用脚追,

而是用工具测量日影。

其实这几个跟太阳相关的神话故事其实都和对太阳的观测有关系。

对于太阳的观测,我们会继续深入解释,当然结合文字。

不过,现在我们来说另一个和日密切相关的甲骨文。

【晶,演变】

从晶的甲骨文看,很显然就是三个日。

其实不是三个,而是多个,

在古文字和古文化中,三就代表多。

《道德经》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说的一二三,不是具体的一二三,

而是背后有具体所指,

三也不是三,而是多,

所以,由三个日组成的这个字,

含义就是多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这么多的星星,就是亮晶晶的意思,也指星星,

后来,晶这个字主要代表亮的含义,

于是在晶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声符,就成了星。

我们来看看星的写法。

【星,演变】

我们来看看星的甲骨文写法,有的是两个,

有的是更多的太阳,外加一个声符——生,

于是就成了星星的含义。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从地球上可以观测到的恒星非常多非常多,

虽然看着只是小小的星星,

实际上,很多星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太阳大好多倍。

在银河系,比太阳大的恒星多的是,

太阳在银河系中,也只是一颗小星星。

所有的星星中,如果从地球上看的话,

有一颗星星很特殊,尤其是在北半球,

大家都知道的——北极星。

【北斗七星】

因为大多数星星是按着一定的轨迹变化的,

而北极星,一年四季是不动的。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

给这颗特殊的星星起了一个名字——

北辰或者紫微星,极星。

在论语中,孔子就说到过这颗星星。

在为政章第二中开篇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里说的北辰,就是北极星。

不过,在古人和孔子眼中,

北极星之所以不动,是因为他有德,而且得其位,

所以,其他所有的星星都围绕这颗北极星而转动。

按现代科学解释,北极星在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

所以,会给人造成一个不动的假象,

没有什么德行可言。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没有现代导航技术以前,人们如何辨别方向?

北极星不正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吗?

如果这么说,北极星是不是帮助了航海的人们辨别方向,避免迷路。

这么理解,北极星真的是有点德行呢。

所以,古人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欢迎点击图片,预定2021年甲骨文日历】


相关链接:

甲骨文和中国文化本源的关系

老子和甲骨文有关系吗?

文耕学堂2021年亲子禅修冬令营招募啦

甲骨文台历第四十一字——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