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青木森森 2019-08-27

众说周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现代汉字的起源。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面对自家“老祖宗”时,仍然是相见不相识,感觉跟读天书一样,让人云里雾里,丝毫没有头绪。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事实上,读懂甲骨文真的有那么难吗?

今天,咱们就追本溯源,从几个关键点来理一理,看看甲骨文是不是真的晦涩难懂。

一、举个例子

首先请看以下几个甲骨文,猜一猜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我想几乎所有人不假思索,就能看出这是“日”,代表太阳

不错,这就是“日”字,外面的圆圈代表古人眼中所看到的太阳之外形,中间一点代表太阳发光的特性——当然,也有人说这可能代表的是太阳黑子。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无论如何,“日”字显然是古人对太阳观察后所进行的图像符号化模拟,是甲骨文中象形字的典型代表。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这是什么?难道是“田”?

很可惜,答错了,人工开垦的农田一般都是四四方方,纵横交错,所以甲骨文中的“田”字另有其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而前面这个字的外形是上窄下宽,中间似乎有什么东西交结而成,上面还多出一“点”,这到底是什么字呢?

在揭晓答案前,我们先来辨认下这个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我想,这个字,不用我说,很多人也能猜得到,是“”字,因为它的书写方式和繁体字中的“”如出一辙。

但是,有谁知道“东”字的来源吗?

东,代表的是方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含义,自然界中找不到其原型,所以,古人在创造类似的方位词时,就需要加以联想与创造。

中国古人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如果对这个场景加以演化抽象,“东”字不就出来了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再来观察甲骨文中的“东”,其字面含义,其实就是一幅日出的场景图,即一轮红日正从树梢之间冉冉升起,如此,“东”就创造出来了。

依此逻辑再去推测,古人用日出的场景来代表“东”,那会不会用日落的场景来描绘“西”呢?

没错!前面这个似田非田的字,代表的就是“西”。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它描绘的就是一幅日落的景色:太阳西落,鸟儿也纷纷归林回巢,所以,甲骨文的“西”,上面一点代表的是“鸟”,下面就是“巢”,鸟儿回巢即为“西”。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这是什么意思?比起“日”和“西”,似乎更加抽象,不太像是简单的象形模拟了。

这其实是一个“会意”字,要想读懂它,就得知道点一些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它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看着像一个“”,右边是什么呢?如果有喜欢研究古代兵器的人,应该能认得出来,这就是兵器中的“戈”,非常形象。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戈,代表武力,军事护卫;□,就是城墙围绕,代表城池、城邑。

以武力护卫的城市,就是一”。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远古时期,国的概念没有那么大,一个城邦,一个部族,自成一国。

《说文解字》中就说过,或者,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

周代,中央王朝大肆分封诸侯,国与国之间划分更为明确,国家边境需要设有国防,于是,人们又在“或”的外面加了一个更大的“□”,这就有了繁体字中的“”。

经过以上三个字的分析,相信大家对古人造字的内在思维与逻辑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了。

二、造字“六书”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梳理下甲骨文造字的六大规律。

对于古人的造字之法,其实在《周礼》中,就已有记载。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古人造字,不外乎遵循六种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规律又被称为“六书”

甲骨文,作为汉字之源,也是按照这个方法创造出来的。

第一、象形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顾名思义,我们常见的日、月、山、川、水、火、鸟、鱼、虫、木,很多自然宇宙中本来就存在的,外在形象也非常明确清晰的事物,通过图案符号形象化后,就成为了甲骨文中的象形文,这也是甲骨文中最容易解读的一种类型,在此就不多做解释。

第二、指事字。相对象形字,它更加抽象,当需要描述自然中不存在,或者难以用具体形象来表达的事物时,古人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指事字。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上”和“下”。

请看这个甲骨文: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如果单看这个字,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说是“二”字吧,好像也不对,但如果把它与这个字

结合起来解读,就有点头绪了: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短横位于长弧形之上,代表的就是方位中的“上”,位于下,就是“下”

上、下,本来就是一个相对位置,中国古人就很聪明地利用其相对性,创造出了这两个字,所以,即使文字演变三千年,我们再来看如今的“上”与“下”,不也是上下颠倒的样子么?

又如,在象形字“女”: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在上面加两“点”,就成为了更为抽象的“母”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这两“点”,表示两乳,引申为哺乳、育婴之意——这就是“母亲”最早的含义,“”字的由来。

第三、会意字,即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的新字。

在前面提到过的“国”就是依照会意的规律制造出来。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比如最简单的双木为“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三木为“森”: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两人并肩而立就是“比”等等,都是会意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第四、假借字,其实就是古人借用音同或形近的字来代表一个新的含义。

估计古人在造字时觉得每个字都要重新创造太过繁琐,于是把原有的一些不太常用的字拿来,重新赋予新的含义,旧字新用,一来二去,渐渐地,就出现了一批有借无还的“假借”字。

汉字中出现最多的文字之一——“”,就是一个假借字。

在甲骨文中,“我”字是这样写的: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这个字最初其实是个象形字,什么意思呢?

其右边像一根长竿,左边绑着某种带有利齿工具——这其实是古代“戉(钺)”字的象形。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钺,长柄大斧,最初是兵器,后演化成礼器,代表军权与王权

在殷墟妇好墓里,就出土了四件青铜钺,这就是妇好统帅权威的典型象征。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殷商时,钺就是王权的代表,后来,逐渐变成了“我”的代称。

第五、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我们知道,世间万事万物,能用象形字表示的非常有限,能通过会意与假借的也有限,于是,中国古人在它们的基础上,发明了形声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比较典型的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代表它所属的种类,一部分代表其读音。

比如甲骨文中的“”: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以“水”作形,以“鱼”作声;

还有“”: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左边是“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代表无果,右边是“女”,表示年纪较小,尚未出嫁的女子;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再比如“”: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从酉声,酉,盛放酒的器物的象形,左边的“水”字形,又突出其液态状,于是“酒”字就这样创造出来了。

第六、转注字。转注字其实和假借字一样,并非造字之法,而是为了减轻造字的负担,发明出的一种用字之道。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音相近、形相似的异体字。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转注字并不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考”与“老”,从形象上看,就是一个手杵拐杖、身形佝偻的老者形象。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在最初,考与老通用,都表示衰老、年迈的意思,两者可互为注释,是为一组转注字,在以后的文字发展变化中,“考”字才渐渐脱离了原始字义,有了新的含义。

如今,已经发现的甲骨文有4500余,其中2500余字已被释义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六种方法,教你读懂“甲骨文”

尽管它们被创造的年代非常之久远,但其文化内涵与如今的汉字一脉相传,所以,即使相隔3600年,我们仍然可根据与“六书”之法去解读它。

现在,你对读懂甲骨文,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