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哥雷语】心都掏给你了,你还在抗拒

 工大洪哥 2021-09-24

这学期的通选课又开始了。几个开课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再开2.5学分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而是选择了两学分的开设。这就是学分制给带来的冲击,和需要应对的变化。当你明白是掏钱选课支撑你毕业的时候,你开始选择最经济的路线。恭喜你,你终于把你的学习跟物质投入联系在一起了。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一百块钱一个学分,很贵啊!其实大帐你没有算。你在大学四年的投入,一般的同学可能至少要花费8万元左右。而这8万元,你投入进来,实际就是收获了160个学分。算起来的话,一个学分的课程,个人的经济投入就达到了500元。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家投入,即便按照投入很低的山东省生均12000/年的标准,这个数字也达到了300元。也就是说,至少有800元才能支撑你学一个学分。这就是学习的物质代价。

800元1个学分,我们这个课两学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成本就是1600元。

这还不算你无价的青春年华。所以从老师内心里是十分珍惜的。一定要充分挖掘课的价值,辅助你大学成才之路。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实现的过程。接近00后的你们,对于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其实也不仅仅对于老师,对于外界的事物,你们都有这种心理。这种心理行为的变化,在这几年明显的感觉得到。同学们开始变得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与他其他人进行交流,包括身边的同学。

这在我管理的课程QQ群里可以得到印证。以前课程群建立起来之后,会成为最活跃的那个群,不断的有人问问题,不断的有人在聊天,有时聊到深夜,不得已出面去摆平他们。现在倒好,一个群建起来,一天到晚一个人说话的也没有。甚至连问一句“老师好”这样的话都少见。或者说你们都不在线,去忙学习了?然而一个红包炸弹扔出去,也会看到你们如小鱼一样,浮出水面,撮一口食儿,然后又忽的不见了。

一个1毛钱的红包可以调动你的神经,而一门价值千元的课程你却视而不见。

这种变化让我感觉到现在的同学们,你们变得越来越封闭自我了。而这种变化于这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我觉得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希望你们都站出来,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有什么好的东西都跟大家分享,让我们的课程群成为活跃的一个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课堂上,我给你们推荐了很多工具。我看得出来,你们是有些不耐烦的,内心是抗拒的,让你们拿起手机来做这些事情,你们多数人的脸上写着不情愿。

难道老师会恶毒到把你们抱起来扔到水坑里去淹死吗?装上这些软件会让你的手机趴窝吗?如果不是这样,你试试有何妨?

给你推荐的讯飞输入法,真的可以轻松实现一分钟150字以上的输入量。让你以后在微信QQ交流的时候,可以快人一步,可以不用再发语音消息去打扰别人,因为在网络社交中,文字是最清晰明了的交流工具。而我举的例子,一个初一小孩,可以借助它一天写下18000字的文章的时候,你为什么还要抗拒它,还在费这力气用手指去码字呢?

给你推荐的扫描全能王。对于学生对于老师,这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扫描软件。借助于它,我们可以实现用很小的容量去储存更高清的图片。这对于我们学习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他的一些辅助功能,比如直接形成pdf文件,比如进行文字的扫描识别。都可以轻轻松松实现。你为什么还要抗拒它?

美篇作为我们这一学期交的写作业的工具,强制你使用,是为了实现更高的推广率。从反馈的结果看,还有一半的同学没有使用它。这些同学将来在交作业的时候,又会是万般的牢骚。但当你真正用上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一个记录分享的非常好的软件。可以将你生活中随拍的照片,配上你当时的心情,记录下来,甚至配上动人的音乐,分享给你的朋友。即便不去做分享,只做一个心情的记录,也远比用微信朋友圈用qq空间方便和充实得多。真的,它能记录你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你成长的轨迹。你为什么还在抗拒它?

我们增设了若干的实践环节,说大了叫实践,说小了是老师带着你们去玩。我们一起去赏花,认识校园的植物,我们一起栽树种草,我们一起去参观实验室,我们一起去爬山,我们一起骑行去黄河,我们徒步去固云湖,用实践去验证我们的课堂。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出教室,拥抱健康,拥抱自然,拥抱生活。你为什么在抗拒?

我发了一张纸,是为了让你记笔记,我的期望是你能记下600字,但一堂课下来,超过100字的也不足15%。曾经的我们,一门课要做上百业的笔记,笔记本上才可能是我们真实收获的东西。现在的你们,扛着一个手机就来上课了。我不知道135分钟下来,会有多少东西留在你的大脑里,更难想到几天以后,给你上课的老师是男是女,恐怕也淡忘了吧!所谓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一个烂笔头还能带着你跟着课堂的节奏走而不走神,对于学习,这么重要的习惯,你为什么在抗拒?

课程有作业,引导你多去写点儿东西。是因为发现你现在连140字的微博都不愿意写,甚至我看到的请假条都没有一个规范的。当我们的校友在招聘的时候感慨的告诉我,现在招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写”,我的内心是焦虑和崩溃的。想想当年的你们,高中时代也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写作能力退化至此,就是因为缺少了训练的机会。所以当这个机会来的时候,你为什么还在抗拒?

我建议你做一个ppt到讲台上交流。是因为这种机会,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是非常少的,面对一百人左右的群体,做一个成功的演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是一场非常好的训练,加上ppt的制作,又是我们必备的一项技能,所以真的值得你做,但机会摆在这儿的时候,你却不愿意向前走一步,你又为什么在抗拒?

周三的课上,八个连长只被选走了四个。剩下的四个我是硬派出去的,或者被别的连队的人选走了。在你们的志向里,很多人是有志于做管理者的,但管理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历练,在这样一个连队里面,组织一些平时不熟悉的同学,去完成诸如准备讲课,诸如一起讨论学习等事情,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是一种很好的历练。为了吸引你做这个事情,老师还准备了一本很好的记录本,作为见面礼,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你为什么抗拒?

我倡导你们跑步。跑步是最低投入的,最最基础的,最健康的运动方式。在你们这个年龄,没有膝盖的担忧,可以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健康的,快乐的,尽情的奔跑,享受跑步带给你的身体与心灵的增益。很多的老师和很多的同学再从中受益,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也都呈现给了你们,你为什么还在抗拒?

我郑重告诫你,不要再骑着小黄打卡,我把它定义为一种双重作弊的,不诚信的行为。你或许觉得我小题大做。或许不喜欢我说的那句话,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别人会通过你的行为给你贴上一些诸如不诚信,懒惰的标签。当这样一些标签渐渐多起来的时候,也会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标签。它会代表着我们齐鲁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的指导和倡导,在你的身上多贴上一些正能量的标签,这个标签“正直诚信进取”被300人选择,只有2人选择“虚伪欺诈退缩”,我更相信他俩是出于手滑而选错了。然而不能只是选选而已,要身体力行的去做,标签才会贴上,对于“正直诚信进取”这些标签,难道你又想抗拒?

我给你们讲了青蛙的例子。关于青蛙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叫温水煮青蛙,在相对舒适的大学生活里,你可以用它做个对照。另一个故事就叫坐井观天,然而在这一口井里,我们的青蛙,真的是在坐井观天,想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有的是这样,更多的是在酣睡,还有的在目光游离,还有的玩着王者荣耀,还有的在谈着恋爱。当这门课程如一块石头投到井里,青蛙们是不是都跳了起来?你说是的。但不要把想象的情景当做真实:有的青蛙会跳起来去看一看,这是一块怎样的一次冲击,它会借助溅起的水花,多寻找一些食物,增强自己的力量,或许借着更多石头扔下来的时机跳出这口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青蛙也会跳起来看一看而已,没有什么感受,然后继续去做他的事情;还有位数不少的青蛙压根儿就没看见,没有听见,因为它沉迷在自己的睡梦里,沉迷的网游的世界里,沉迷在温柔乡里。

我喜欢跑步,跑步的时候我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可以花上大量的心思去揣摩你的心理,尽可能地去调动和迎合你的口味,也会在某个深夜花上大把的时间去准备讲课内容,在课上和网络上花上大量的口水去劝说你,甚至掏出大把真金白银发红包,只为调动你可能的关注。你可能还在想,这个老师就是一个傻子,就是一个疯子,甚至是一个变态,就一门破通选课,还这样折腾我们,有意思吗?如果这种种的说辞,还不能触碰你坚硬的内心。你就是做无声的通牒,老师,别费劲了,你还是放弃吧,我们就这样了。

老师也不是机器,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情绪的人,你的接受状态和反应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心理行为,在我的身边。听到了若干的曾经教学很认真很努力的老师的苦恼,他们苦恼于自己辛苦的努力,却难以在课堂上得到同学应有的回应。当这些努力扔石头的人不再有动力继续去仍石头的时候,这口井大概也就这个样子了,即便里面的好青蛙也没有机会出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或许你连看都不看一眼。

老师们的心都掏给你了,你还在抗拒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