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劳动节的碎碎念

 工大洪哥 2021-09-24

五一节,难得的好天气,太阳早早的就爬了起来,拉开窗帘,满屋子光辉灿烂。

跑步

节日的好处是时间随意,起来就去跑跑步,随时都可以,不必惦记着耽误上班什么的。何况六点多也不算晚,一墙之隔的大学宿舍里,估计99.5%的人还在酣睡。

天气有些凉,还得穿长衣长裤,上衣是工大蓝短袖加PB兔的黄色外套,上衣很亮,鞋子也得搭配一双亮的,找出了那双2017年跑北马穿的嫩绿色的海尔斯,这鞋子估计得有七八百公里了,但品质尚可,只是有些脏。

转到校园里去慢跑,跑的确实慢,兜兜转转,去看了一直惦记着的流苏树, 在轻化楼的西侧机电园里,在树丛里的三棵,花儿正盛开着,但感觉比之往年要稀疏了很多,极有可能是被周围的树欺负着,没长好的原因。

牡丹园里牡丹已经落败,只剩下少数的几棵绿牡丹,别走一番风情。而芍药则开的正艳。

牡丹园拐角处的那一棵流苏,花儿已经败了,而刚刚栽植的一片流苏,有十几株的大树,竟然都没有开花,所以,想象中的流苏连连并没有出现。

脑海中浮现着园博园半马时那一片大雪纷飞的场景,遗憾的是当时不能停下脚步欣赏。

QQ群里,淄博的一个同学发了他们村一棵300年古树的美图,朋友圈里,邱玉洁大姐则发了长清甘露村的千年流苏树的盛况,很想去看看,但大姐说,去的人车太多,车停到了好几公里之外,她也没能近前观看,唉,一棵树都能招揽这么多人,看来大家都出门旅游了,还是在家老老实实呆着吧!

跑完校园转操场,有几个老师和同学一起跑步,看见老师打打招呼,看见同学指导指导跑步要领,人没怎么出汗,就完成了10公里打卡。

献血

回家洗澡,早餐,8点半,刚好赶去献血屋去打卡,这一次是第90次,50次60次的时候还觉得挺有仪式感的,但90次,可能是因为临近100,或者今年被各种100洗脑的缘故,不觉得很稀罕,反而是很平常的一次打卡。

本以为人会很多,但大家可能都出去玩了,人并不多,我也可以轻松地打卡,不必顾及机器的采集速度。

(美颜美过头了)

当天,齐鲁工大来的人还是多,有一对小情侣,女生来过一次,男生是第一次,女生从容而勇敢,男生是第一次献血,还有些怯意,但当着女朋友还得刻意掩饰胆怯,挺好玩的。最终他俩都成功捐献,也得亏我及时制止了他们酱香饼的早餐,否则肯定是白来一趟。

献血屋里来了一大批志愿者,来自圣翰职业学院,男生女生都有,两个女同学主动穿上了汉服,来了个汉服秀,为大学城献血屋增了古色,添了古香。

今年以来,因为引入了志愿汇,来这里主动打卡的志愿者显著增加,年轻人凑在一起,活力多多,献血屋都是热热闹闹的。志愿者多了,转为献血者的人也多。

 

樊冰通报:

4月份,共有384位板友到大学城爱心献血屋献爱心捐献血小板607份,105位首次机采献血者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152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活动。

607份应该是单月新高,首次破600。

而机采科通报的情况更让人振奋:

2021年4月共采集血小板2287个治疗量,比去年同期1695多了足足592个单位。

照此趋势,2021年2.5万治疗量应该能够轻松实现。

然而,想起同事的父亲,心里还是沉甸甸的愧疚感。我回了一句:

成绩不错,但是也任重道远。

献血这一端松一松。供血那一端就可能会出现紧急状况。

就在4月份,我一个同事的父亲,就是因为当时A型血小板的短缺,没有及时输注,耽误了治疗去世了。

东森先生回应:

每次机采,回头望着沉甸甸橙黄色血袋,背后正有急迫的生命正等待着…

一袋热血,如同一位病患的救命泉源、背后牵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

有的生命可以等待,有的生命等不及,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不让他们等待…… 

教跑步

上午机采有一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这个时间通常用来听听书,看看球赛打发过去,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安排:给参加首马的小柳同学做指导。

上合马拉松送给学校2个全马名额,小柳同学一冲动报名了全马,名单经我审核时,我追问了他的备战细节,竟然没有过长距离,这是傻大壮勇闯全马啊!这可不行,网上跟他聊了聊,不放心,特别叫过来当面指导一下。

他参加了跨年马拉松,321的跑步活动,可能还分别代表学院队和共青团员队跑了两棒的距离,但当我问他要最长距离跑步截图时,他提供不出来,给我的只有运动世界校园打卡的几公里数据。

一个只用运动世界校园打卡的学生,敢去跑马拉松,不靠谱。这是我的感觉,想把他的报名弃掉,但也怕打压了积极性,挫伤了进取心,得跟他聊聊。

在这之前,我逼着他在头天晚上跑了一个15公里。

一看数据,速度能力有余,跑马拉松,很不靠谱。

小柳的这个15公里,速度很快,平均配速511,但耐力不够,最后的几公里崩了。

速度能力不是一般的强,第一公里408,第二公里308,第三公里346,后面自然很快掉速,且不均匀。

有这个跑步能力,经过1个月的强化训练,全马完赛是没问题的。倘若他入校时就能得到正确的指导,这次马拉松不至于如此艰难。

小柳同学很谦虚的过来跟我请教。

我从马拉松运动讲起,从基本的装备讲起,讲配速,讲步频,可以说是对着一个长跑小白在讲,他很虚心地学,但确实很多东西都不懂,而他已经在炫跑团群里混了好久,我们分享的若干跑步知识,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换句话说,跟大多数人一样,这是一名不善于学习的跑步爱好者。

装备要到位,要有手表,除了鞋服,最好再有一顶空顶帽。
学会用脂肪供能,速度一定要降下来。
步频一定要提上去,争取能达到180。
过程中要学会补水和能量,争取安全完赛。
首马目标定在4小时安全完赛,一定要压制住自己的跑快的欲望,别想着名次。
这几个周,按照21/27/32的最长距离去跑,一定要慢。
不要搞速度训练,重点练耐力,让肌肉快速形成长距离的记忆
这个方案可能冒进了些,但如果真的能稳住,一个月,应该也来得及。

这是一棵好苗子,未来或许会成为工大马拉松的速度担当。

期待他的首马能安全完赛,安全完赛就好。

 刷鞋

上午那双脏鞋子的印象还在,下午把家里的鞋子倒腾出来,好多都需要刷洗了,象越野鞋经历了100多公里的山路,已经灰头土脸。

跑步5年,买了得有20多双跑鞋,没有很贵的,越野跑的那双900块是最奢侈的,其余的多是二三百元一双的,我的第一双跑鞋,亚瑟士入门级的,仍在,还能穿。跑鞋真正穿坏不能用的不多,失去了跑步功能,日常穿没问题。有些扔到了旧衣回收箱里,大部分留着,很多还记录着某一场比赛的回忆。

穿的最久的是那双红色的必迈,应该跑过至少1200多公里了,现在还常常用,特别是热血跑之类活动,一定要穿的。红色嘛!

跑步费鞋,但省了医疗费,省下了去医院的时间啊!

把这些鞋子刷洗一遍,也是不小的工作量,算是为劳动节留一份纪念吧!

当然,我只管刷一遍,漂洗甩干等大头的工作,还是交给洗衣机去做,干活,也得用巧劲儿

刷鞋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有点赞的,有喊“壕”的,晒的是脏鞋子,但秀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朋友小聚

到晚上,老家一个朋友来长清玩,凑在一起吃饭,顺便叫上了博士同事一家子,算是一场小的家庭聚餐。

朋友的孩子上大三,今年准备考研,是比较积极的一类学生,请来的博士同事也给他做一下考研指导。学生能够坚持每天7:30早起,而按他的描述,周末上午11:00在宿舍都不能大声说话,怕影响到睡懒觉的同学们,这该有多懒啊!但这就是大学生们的常态,凌晨睡觉,早上不早起,一天没精神。关于此类话题最近写的很多了,今天不说了。

让我惊喜的是,朋友说他开始跑步了,且是受我影响而跑的。他们两口子都关注了我的公众号,经常读读我写的一些东西。他跑步刚一个多月,体重从180斤降到了160多斤,睡眠状态也改善了好多。这是我最喜欢听的故事。

我有一个主张,健跑文化通过同学们辐射到各自的家庭,进而辐射到全社会。因为同学们的父母年龄多在四五十岁,多数人的身体状况是亚健康的,而跑步绝对能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在去年疫情期间开设的“从零开始学跑步”通选课,因为课程的跑步实践是在家庭里进行的,确实带动了一批父母跑起来,并从中受益。

象这样的家长,应该更多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