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四果汤和榕树

 茧庐的老烟 2021-09-24
茧庐织字
JIANLU2188

一群蚕一样的人  编织丝一样的字

投稿邮箱:1057174530@qq.com


老烟图文工作室15979382188

期待关注 敬请分享

SANWEN
散文

四果汤榕树


文/陌陌

街边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了。我牵着孩子的手往回走,口干舌燥,饥肠辘辘,陪着孩子上了一下午课,她和我都疲惫不堪。走到公园南门,路边有摆着四果汤的小摊。我之前没吃过四果汤,虽然它遍布大街小巷,早没了猎奇心态的对之向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这座城市众多的闽南小吃,我的态度同样如斯,不尝试、不接纳,却常常在深夜怀念家乡的一碗炒粉,惆怅不已。


此时,我实在累了,渴了,饿了,我想坐下来,吃点什么,而正好四果汤就近在眼前。样子和蔼的阿姨上来招呼,面对柜台上的各样食点,我犯难了,顾名思义,四果是四样水果?那是哪四样水果?但是没有问,我不想自爆其短,让她知道我连四果汤都没吃过的外地人,我最近有点介意这个。

我踌躇,但她竟也没多问,自顾一样样朝碗里添,绿豆、红豆、薏米、银耳、西瓜、哈蜜瓜、菠萝,还有QQ的丸子和晶莹剔透的粉丝状物,加上刚被我认识名字的黑凝胶仙草蜜,总共是十样。最后加一勺冰沙,倒上蜂蜜水调味,满满一碗。


“多少钱啊?”

“六元。”比预想的便宜,食材飞涨的当下,6元一碗还真是良心价。我舀了勺,好甜,很冰,好吃!水果加蜂蜜的混合甜,不腻,加上菠萝特有的清香,冰冰爽爽的,直沁入喉、胃,到达心脏,又随着血流润泽四肢。


果腹、解渴,又可口,一举三得。女儿连呼好吃,几下子就一碗下肚了。女儿走在前头,又蹦哒欢快起来,夜幕下流光溢彩的城市,清爽宜人,是我喜爱的椰风海韵。疲惫一点一点褪去,心一点一点地活泛起来,一碗四果汤适时滋养了我。

就在下午两点时,阳光毒辣,地面热浪灼人,我领着孩子去上课,走到站前的红绿灯处,看到21路车从转角那悄悄开过去了,这是唯一一趟直达少年宫的车,错过了,下一趟不知何时来。当时正是绿灯,车子一辆辆从面前呼啸而过,我心急如焚,待到绿灯转黄便直冲过去,发足狂奔,21路车还在上客,我们娘俩一边招手一边跑,就到车尾时,21路车却缓缓启动了……我又喊又追,车子还是绝尘而去,喷出一股股乌烟……我看着女儿,她满脸通红,衣衫汗湿……我突然愧疚又疼痛,生如蝼蚁的感觉无比强烈。


不是滋味的时候很多,虽然这座城市已显示了她最大的包容。当我听不懂本地话,而说话的人有意忽略这个的时候;当我在一张价格几百元的话剧票面前犹豫时;当我在通晓各种资讯的本地妈妈面前呈天然呆时,当我为女儿入学辗转不安时……我知道我撕不了贴在身上的异乡人标签。

然而尴尬的是,我同样是故乡的异乡人,我怀念,但实际格格不入,我已吃不了重口味的饭菜,忍不了广场舞的嘈杂自我,以及各种越来越疏离的人与事……同样,故乡一定也嫌厌我的寡淡无味和讲究挑剔。吃多了炒粉有一天我突然想吃醇厚的闽南沙茶面了,这种突变让我惊心不已。

回到楼下,“回来了?”杂货店的阿姨和我打招呼,望着阿姨十年如一日的温和笑脸,我外表平静内心潮涌。阿姨家在对岸的漳洲,十几年前,在267号和269号窄窄的楼缝间开了个七平米的杂货铺。这个杂货铺具有在逼仄环境长成的物种的特性——毫不起眼,又强韧无比,如墙缝冒出的小草。杂货铺容纳了十来号人,分别是阿姨夫妇、大儿子、小儿子一家三口、女儿一家四口,以及大儿子俩女儿一放假就来玩住。前年之前九十多岁的老婆婆也长期住在这,老人慈眉善目,话语不多,婆媳之间和和气气的。要开店又要管这么多人饭的阿姨从未抱怨过什么,也从未见一大家子相争过,儿子女儿们嘻嘻哈哈地吃饱喝足,然后回自己租的窝巢。这让我想起遍布闽南的一种树——一木成林的榕树。榕树葳蕤丛生,浓荫如盖,开枝散叶,但无论枝干延绵多远,最初的老母树永远是它们的依仗。我从榕树身上看到了母性的伟大和生命的力量。我想就活成一棵树,有自己的根,有向上不断攀缘的勇气,以自己的形态,存在于城市森林。


这个城市以腥咸的海风吹凌着每一个投奔而至的人们,又在街角处赠与四果汤的甘甜,呼啸而去的公车也一样,转过弯,它又停下来,礼让烈日下的行人。


作者简介

沐沐,广丰人,上饶市作协会员,奔走于赣、闽两地,热爱文学、户外,作品散见报刊、微信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