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侨友文苑(第145篇) “唐山”、故乡

 梭罗河 2021-09-24

侨友文苑(第145篇)

“唐山”、故乡 

 文-梭罗河(印尼归侨)   图-网络

     苏门答腊,多么美丽的名字!她养育了我家几代人。

     1923年8月,母亲出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棉兰市,祖籍广东。至于是广东的哪里,她说不清楚。她对那个叫做“唐山”的故乡,没有印象。

     她依稀记得老人们说,故乡在广东紫金,但父亲不认同。

     父亲和母亲是姑表兄妹,青梅竹马,很有发言权的。父亲说母亲的“唐山”在广东惠阳,又遭到母亲的否决。最后还是由我们几个做小辈的作了裁决,我们裁决母亲的“唐山”是广东梅县。

     理由是:既然母亲和父亲是姑表兄妹,那就应该是同根同祖了。母亲应该和父亲一样,祖籍广东梅县。更何况紫金、惠阳和梅县,隔壁邻居的,都属客家地区。这个裁决,至今无人表示异议。

     至于故乡在广东梅县的哪个方位,我很好奇,便向叔婆伯母们打听。据一位喊母亲“叔母”,我称他为“新秀哥”的故乡人说,我的家乡的准确位置是 -- 梅县人民广场背的张家围,现如今的华侨大厦那里。

     啊,人民广场背,一个叫做“张家围”的村庄,那里的一个围屋,便是我的“唐山”,我的故乡,我的祖先居住的地方!

     啊,“唐山”

     啊,故乡!

(附)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 ,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沿袭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华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则将祖国称之为“唐山”。历时千载,绵绵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