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 富平境内的古郡州县遗址,你知道几个?

 富平人原创馆 2021-09-24

富平境内的古郡州县遗址

文/张继周 彭辉

富平地处陕西关中渭北台塬,古属雍州北域,周为邦畿重地,平王东迁割畿地赐秦,春秋时秦厉共公置频阳县。此后伴随朝代更迭,境内治所变化频繁,或县或郡州故址共有11处,有的故县治延续数代,本文均以治所始建朝代列名考略如下:

1.秦频阳县故址


秦频阳县故址即今美原镇西南三里许古城村。《史记・秦本纪》载:“厉共公(史称秦厉公)二十一年(前456),初县频阳。”明万历《孙志》载:“秦厉公于频山之阳置频阳县,始皇兼并天下设内史,县属内史。”县东南六里许千口村,为秦大将军王翦故里。《孙志》云:“王翦故宅,地曰千口,以王翦千口家耳。”西汉时频阳县隶属河上郡,东汉时频阳县隶属左冯翊(ping yi)。秦汉时频阳县管辖范围比较辽阔,包括今富平、铜川王益区、印台区、蒲城西北等地域。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元年(500)罢频阳县,至此古频阳县存续了956年。

2.秦莲勺县故址


秦莲勺县故址今刘集镇卤泊滩偏西北之故县村,俗称“故县村胡家”。史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置莲勺县,属内史。其时四邻:东北为徴(音同瀓cheng)县,治所在今蒲城西头乡;北为衙县,治所在今白水彭衙村;南为下邽县,即今渭南下吉镇;西邻频阳县,即今富平县;东南接临晋县,即今大荔县。《汉书》载:“宣帝微时,尝(曾经)困于莲勺卤中。”指汉宣帝刘询受“巫蛊之祸”牵连,曾寄养于莲勺县民间。《汉书・地理志》载:“莲勺、鄜,莽曰修令。”推测似应在王莽新朝初(公元9年)迁莲勺县治于“耒(lei)化镇”,即今渭南交斜镇来化村,史书谓之“汉莲勺县故址”。至此,古莲勺县治驻故县村约230年,详见《富平卤泊滩有个故县村》。隋大业二年裁莲勺入下邽县,唐元和初(806)将原莲勺县神泉乡划入富平

3.汉怀德县、西晋富平县故址


汉怀德县、西晋富平县故址今华朱西北十里许怀阳村。《禹贡锥指》载:“周勃从定三秦,赐食邑怀德,寻置怀德县。”明万历《孙志》云:“汉高帝寻于频阳置怀德县,谚曰怀阳城,有薄太后花园故址。”推测设县时间似应在汉高帝元年(前206)。又曰:“怀阳城者,怀德故县也。隆庆间渔子(捕鱼人)见河桥下,桩以柏者数十;河北之滨,二门石自崩岸中出,盖怀德桥门故址。”清光绪《樊志》载:“怀德故城在县西北十里,即今怀阳城。”明万历《孙志》载:“东汉省怀德入频阳县,仍左冯翊。”史载刘秀称帝(公元25年)十二年后才平定天下,姑且推测刘秀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裁怀德县。如是,汉怀德县治驻怀阳城的时间约244年。

明万历《孙志》云:“晋于今县西北十里许,即怀德县故城,改为富平县。”富平原本为北地郡辖县,早先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东汉末年因战乱北地郡偕富平、泥阳内迁关中,富平一迁寄治池阳县(三原附近);再迁寄治高陵县;三迁落籍频阳县境内怀阳城,析怀德故土属富平县。事在西晋咸宁三年(227),是为富平正式落户关中之始,其时境内频阳、富平二县并存。一直到南北朝西魏大统五年(539)县治南迁强梁原。而怀阳城作为富平县治所在地时间长达313年。

4.曹魏泥阳县故址


曹魏泥阳县故址即今庄里镇长春安家窑。泥阳本属西北边塞北地郡辖县,原治所在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东汉末年因战乱随北地郡数度迁返,最终侨治祋祤县境。史载三国时,曹魏黄初元年(220)撤祋祤入泥阳县,改祋祤县治所在地为北地郡治驻地,即今陕西耀州河东堡东侧。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泥阳故县在(华原)县东南十七里。”铜川雷天启先生在《耀州历时沿革考述》一文中考证说:“如果此记载无误,泥阳故县按方位当在今富平长春乡境内,那么当时的祋祤县境可能就延伸到这里。据考,故址在今富平长春安家窑一带。”但安家窑作为泥阳县治的时间段,目前尚无法确定。史载南北朝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八年(447),裁泥阳入富平,迁北地郡治于通川。后魏景明元年(500)复置泥阳县,县治在今陕西耀州河东堡东侧,即北地郡原治所驻地。

5.苻秦土门护军、北魏土门县故址


秦土门护军、北魏土门县故址即今薛镇西北土木坊。史载五胡十六国时,前秦苻坚永兴元年(357)析频阳县地分设土门护军和铜官护军。护军为地方驻军机构,设护军将军,掌管一地军事防务。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八年(447)罢土门护军,以其地入同官县。至此薛镇土木坊作为“土门护军”驻地约120年。

唐《元和郡县图志》云:“后魏别立土门县,以频山有二土阜状似门,故曰土门。”后魏即南北朝时的鲜卑族拓拔氏政权,亦称北魏。清光绪《樊志》载:“宣武景明元年(500)析同官置土门,罢频阳。”景明是后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一个年号,其时以原“土门护军”故址为土门县治,其辖区包括同官东南与频阳县之地域。清光绪《樊志》载:“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省土门入华原,属京兆郡。义宁二年(618)复析华原置土门县,隶宜郡。” 唐贞观十七年(643)罢土门县。至此,土门县间断存续约132年。

6.北魏北地郡、西魏通川郡故址


北魏北地郡、西魏通川郡故址  即今富平县流曲镇,古名通川。秦置北地郡辖区原本在今甘肃庆阳、宁夏吴忠一带。东汉末年因战乱,北地郡偕泥阳等县屡迁内陆,最终侨治祋祤县。三国曹魏元年撤祋祤入泥阳县,改祋祤县治(今耀州区河东堡)为北地郡治所。史载南北朝北魏(亦称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八年(447),迁北地郡于通川。明万历《孙志》云:“后魏时徙北地郡于泥阳东南通川,旧志云通川在东面五十里,盖今流曲里地。”志书载通川故城因郡治之故,昔时建有城隍庙、宰牲坛、申明亭等,北街有汉代武帝大庙,即汉武帝访仙驻跸处。镇东北尚义村有汉相刘屈氂庙,碑载帝访仙明月山,刘相奏免民租,并立为庙。史载南北朝西魏君主元钦(史称元魏废帝)改北地郡为通川郡。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元魏废帝三年(554)改为通川郡,领泥阳县。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县属宜州。”至此流曲镇作为北地郡、通川郡治约136年,其中北地郡约107年,通川郡约29年。

7.西魏富平县故址


西魏富平县故址  即今富平老城南强梁原,亦称石婆婆原。清光绪《富平县志》载:“南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五年(539),自怀德徙富平于今县西南三里石川河之阳石婆婆原。”西魏废帝元钦三年(554)以富平隶宜州,州治在今铜川耀州区。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移治义亭城,至此富平县治驻强梁原约202年。

8.后周中华郡故址


后周中华郡故址  今富平老城南石婆婆原。《禹贡》载:“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明万历《孙志》云:“县(怀阳城)南十里强梁原,为中华郡城,二石人卓立,传即郡门人,以是称为石婆婆原。”中华原在留古、刘集一带,石婆婆原在中华原之西,古名强梁原。清光绪《樊志》载:“(南北朝)后周闵帝二年(558),于县置中华郡,以在中华原右故名,领富平。武帝建德四年(575),罢中华郡,以富平隶冯翊。”可见中华郡时间很短,仅有18年。

9.唐美原县、鼎州、后梁裕州故址


唐美原县、鼎州、后梁裕州故址即今富平县美原镇。清《樊志》载:“咸亨二年(671)析富平、华原,寻于土门故址筑美原县。天授元年(690)隶宜州,大足元年(701)隶雍州。”咸亨为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天授、大足为唐武周武则天的年号。明万历《孙志》云:“美原堡即美原县址。唐田真人颐养于美原(堡)东廓之永仙观,即登仙处。其东美原故城。”城内有唐代法源寺,古塔今尚存。唐美原县城西南五里为秦频阳县治故址,西北十三里为北魏土门县治故址。唐元和十五年(820),将美原县龙原乡划归奉先县(蒲城)。清光绪《樊志》载:“天佑二年(905),李茂贞据凤翔,析美原为鼎州,隶耀州。贞明元年(915)改裕州,隶同州。”此“州”级别略高于县,天佑是唐哀帝李祝的年号,贞明是五代时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五代后唐(923)恢复美原县,改属耀州。北宋间美原县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宋金“富平之役”后,金太宗完颜晟以美原、富平二县赐齐,即金人扶持的傀儡皇帝刘豫,伪国号大齐,建都河北大名府。后因齐助金伐宋屡败,引起金朝不满而废伪齐。金熙宗完颜亶天眷元年,美原、富平复归宋,金天眷三年又由宋入金。金皇统二年撤富平入美原县,隶属耀州。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裁美原并入富平县。至此美原或县或州长达593年,其中县治约575年,鼎州约10年,裕州约8年。

10.唐富平县、富平州故址


唐富平县、富平州故址即今华朱旧县村,古名义亭城。《陕西通志》载“唐开元间(712~741)徙富平于义亭城,即今旧县地,盖古之乡亭也,里曰义林里。”唐德宗李适贞元四年(788),改富平为赤县(即京畿所辖县),旋即升县为富平州,级别略高于县,隶属耀州。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824),将富平丰水乡划归奉先县(蒲城)。明万历《孙志》云:“贞元时改为赤县,旋升州,天祐名鼎州,贞明名裕州。”清光绪《樊志》说:“天佑二年(905)析美原为鼎州。”从这两段话分析,可见天佑至贞明间富平州已不存在,而地属鼎州、裕州约18年。五代时后唐(923)恢复富平、美原县治,同隶耀州。宋时境内富平、美原二县并存,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北宋时隶属金。金皇统二年(1142)撤富平入美原县,隶属耀州。至此,华朱旧县村做为县治或州治共计约412年,其中富平县治约295年,富平州治约117年。

11.元明清富平县故址


元明清富平县故址今富平老城,故称窑桥寨。明万历《孙志》载:“元复富平县,至元元年裁美原并入(富平)。”据考:公元1264年,蒙古国大汗忽必烈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改国号为“大元”,是为元朝首任皇帝,史称元世祖忽必烈。可见恢复富平县治与裁美原县治是同一年的事,其时元将张思道与脱列宿拔(蒙族)据守县城窑桥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富平县隶属西安府耀州。明末李自成建大顺国于西安,县治仍设窑桥寨。清代富平县属西安府。民国初尽废府州厅制,富平隶属关中道,后又改隶陕西省第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富平县政府一直驻老城。1958年12月至1961年7月撤县设富平人民公社,隶属铜川市。1961年8月恢复富平县制,隶属渭南专员公署。1970年5月,富平县治从老城迁至新城区人民路。至此,富平县治驻老城的时间长达704年。(2021.08写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