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有人生规划,我从基层到了中央机关

 祈雨馆 2021-09-24
文章图片1

近期,因为搞专项工作,我所在的办公室一下子抽调了很多人。

他们中间,既有来自部机关各部门的,也有来自地方厅局的。

凡是能被抽调过来搞专项工作,皆为人中龙凤。

其中,有一位前两年通过中央遴选考到部里的年轻人。今年,已经36了。当初进部里,可以说踩着了35岁这个遴选的门槛进来的。

我问他,到了中央机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谈了两点看法:

第一,比基层累。第二,地位提高了。

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到中央机关时,他的答案很简单:

我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之前在基层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所以考来了北京。

他还跟我讲了很多基层有趣的故事,包括当时他们县局局长如何刁难他,不想让他走的事。

其实,没格局的领导都这样:人才放在身边不用,待人家鲤鱼跳龙门了,便以“人才难得”的名义,想尽办法想让人留下来。

这些年,我还真见了不少、听了不少这样的事。但是以老江的观察,这样的领导往往走不远。

个中原因,请自悟。

留人不留心,天要下雨、娘要家人,聪敏人一般都会“随他去吧”。

多天的观察,我发现这位小伙子的确很厉害。

第一,他有改变现实的能力和勇气。

这年头敢于跳出舒适区的人不多,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家安在这儿,老婆孩子都在,大城市房价贵,等等之说辞。

许多人,也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这样的例子,我见得也不少。

第二,他有强烈向上的企图心和野心,提早看明白了在基层工作时未来发展的局限。看破者有三种:

第一种是看破后,拼命努力,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出人头地。

第二种是看破后,直接躺平,不思进取,也不好好工作,体制内这样的人不少,最后弄得领导只能以“请神容易送神难”安慰自己。

第三种是看破后,直接来个乾坤大挪移,人摞活树挪死。

显然,这哥们属于第三种人。

第三,他有豁达的胸襟和文人的雅量,个人形象很好。

他喜欢不耻下问,工作时迅速进入状态。为人低调谦和,面对基层的同志毫无部机关的不良习气。

第四,他敢于跳出龙门,有舍得的魄力。

良禽择木而栖,有时也应有“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情怀和打算,为自己预留退的空间。

有舍才有得,很多人走不出自己的那口“井”,只因为盯着眼前,看不到长远。

第五,他随时处于学习的状态,早已通过司考。既是专才,也是通才。

遴选考试,他考了两次才考上。属于典型的勇于尝试错误,在失败中累积智慧之人。

从这位同事身上,我想到了电脑屏保上的一句话: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坚持不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