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一)

 眼镜老猪猪侠 2021-09-24

作者:张志刚

俗话讲“三分做,七分养”。树石盆景的做是暂时的,养是长期的。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用心地管理和塑造,再有基础的素材也难成精品;即使是精品佳作,若疏于管理和养护,树木短时间就会凋零变味。相反,普通的素材只要肯花时间为它付出,它就会按照你的意念长,只要用心塑造,赋予情趣,总有一天也会光芒四射,成为佳作。

树石盆景的主体是树木,其养护与一般的树木盆景基本相同,同样需要浇水、施肥、修剪、蟠扎、换土、病虫防治等措施,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提升其观赏价值。

树石盆景是以树木和石头为主组合为景,借以表现自然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作品。盆景用材源于自然,而表现的对象也是以大自然物象为依据,所以构思、立意及创作中一定要以然为师,即使加工也要顺乎,合乎自然之理。然而艺术创作,仅再现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作者真情实感的投入,以人情,达到“天趣与情趣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这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感染力。

优秀的树石盆景作品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情景辉映,耐人寻味,要使作品产生这种艺术力,在认真观察、理解、学习大自然的同时,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规律,灵活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中处理好景物造型的“主与次”、“高与低”、“虚与实”、“疏与密'、“远与近”、“动与静”、“轻与重”、“刚与柔”“景与情'等关系,以达到既丰富多样,又协调统一的艺术效果。

“主次、高低、疏密、虚实、动静…”均属艺术辩证法的范畴,反应事物对立的矛盾双方。“低”对'高”而言,“低'具有缺欠性,可是没有“低',哪显出“高”呢?反之,“高”对”低”来说,“高”是缺欠性,没有“高”,也显不“低'。

“疏”对“密”来说,“疏”是缺欠性,可是没有“疏”,哪有“密“呢?“密”对“疏”来讲,也是这个道理。没有“黑”就不会“白”:没有“小',也就不能显“大”:没有“高山”显不出“平地”:没有“奸臣显不出“忠臣”这都是平凡的道理,也是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经常运用和提及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这些互为缺欠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具有互补性,

在盆景创作时,有意识扩大局部之间相互的缺欠对立性,造成一定对比,然后将这些'缺欠性“结合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便是作品整体性和完整性,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因此说树石盆景的创作过程际也是缔造矛盾,同时又处理、解决矛盾的过程——“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局部变化:在立异变化的前提下,又求得整体和谐统一',进而营造出情趣、意趣。“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即是树石盆景创作遵循的法则,同时也是树石盆景鉴赏和品评的依据。

主次分明

主与次的关系是盆景布局中最核心的构规律,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的不能是同等的,必须有主次之分。主要部分是作品要表现的中心景物,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而困绕这个中心景物的其他景观则为次,起陪衬作用。次婴部分有一种趋向性,起着突出、烘托主体的作用。主与次是相对的关系,在一件作品中,就整体而言,只有一个主体,但每个部分又有部的主次关系,当然,局部必须服从整体的一。

图片

2019年3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