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表唐代草书水平,三大经典之作!法国人骗走两件,至今无法回国!

 xianfengdui111 2021-09-25
作为东方的大国,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之一,一直源远流长,从未出现文明的断代,这是其它三大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所不能比的!
书画,是文明传承重要的载体,经常会发现很多经典作品留在海外,尤其以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地。

造成流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100多年前敦煌藏经洞的开启:
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箓,打扫卫生的时候,无意中开启了敦煌藏经洞,发现有大量的文物,据后来统计,有50000件,包括魏晋以来大量佛经、诗卷、文献、器皿等极其珍贵的物品。
王道士赶紧报官,由于执政者慈禧对十一国进行宣战,结果被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西窜,整个官场惶惶不可终日,根本没有人来处理这些文物!

西方列强的探险家、文物贩子听说后,纷纷来敦煌来抢宝,这里列举一下:
英国人斯坦因,用500两银子,从王道士手里换取了10000多件文物,这些文物一部分留在印度,还有一部分被运到英国。
法国人伯希和,不但是一个探险家,更是一个汉学家,他来到敦煌,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精选了6000多卷极其珍贵书卷和文物。
其中就包括代表敦煌草书最高水平的《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不知何种原因,还有一卷非常完整的《法华经玄赞卷》,竟然没有被伯希和发现。

后来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纷至沓来,几乎将藏经洞文物洗劫一空,其中俄国人抢走得最多,也是最杂的,据说达到18000多件。而这卷《法华经玄赞卷》,已经被当地乡绅所购得,再次幸免于难!
伯希和作为行家,他非常了解《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的价值所在,等他死后,将其捐赠给巴黎国立图书馆 ,成为该馆的极其重要文物之一,常人难得一见。
而《法华经玄赞卷》一直保留在国内,和其它的敦煌文卷一起,现在被国家图书馆所收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资治通鉴》成为国图的四大“镇馆之宝”。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法华经玄赞卷》三卷经书,代表敦煌草书最高水平,也是最为珍贵的书法文物!
唐代是继魏晋之后,又一个书法高峰,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纸本真迹都已经损毁,传世大多是刻本或者是翻刻本,这三件是仅有的纸本真迹,可以说极为珍贵!
这三卷是得道高僧大德净眼所撰,更为可贵的首尾都保存相对完好,全文1万多字,章草味道浓郁,再现唐代草书的高度。
该作草法精熟之极,一看就是草书圣手所为,行距和字距都很小,密密麻麻,远观满眼繁华,近看每个字都干净利落简约大方,随意中法度森严,规律性极强。一股禅韵满纸。让我们再次见证唐代草书的巅峰。
今天特别把这三卷草书经卷,与原作等大进行高清复制,有宣纸和绢布两种材质,期待您的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