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慎吾:淋证

 北京润雨 2021-09-25

219.淋病症状

【原文】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讲义】
尤氏云: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所灼,水液结为滓质。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者,病在肾与膀胱,挛急疼痛也。
巢氏云:淋之为病,由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淋漓不宣,故谓之淋。淋之种类,有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之异。所谓淋病,非专指淋球菌之传染病,凡尿利困难等证皆属之
又,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淋漓不畅,用透格散,即一味硝石,雪白者生研为末,每服一两。
劳淋,劳倦虚损,葵子煎汤下,通后须服补虚丸。
气淋,木通煎汤下。
石淋,苦肉痛,尿不能出,则药末入铫内,炒焦,再研,用温水下。

选自--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第2版),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隋唐时期,医用衡制一律沿用古制,一两等于13.8克。】


透格散

透膈散

  • 所属分类:清热剂

  • 功效主治:五种淋疾,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

  • 组成:消石1两(不夹泥土,雪白者)。

  • 方剂出处:《医学纲目》卷十四引《灵苑》。

  • 药材配方:消石,

  • 方剂用法:每服2钱,诸淋各依汤为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调下,通后更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调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调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


治诸淋。硝石(白者)。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血淋,山栀仁煎汤调下;热淋,小便赤而淋沥,脐下急痛,新水调下,或黄芩煎汤下;气淋,小腹胀满,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内痛割,尿不能出,尿中有沙石,令人闷绝,此证将硝石用抄纸隔炒,纸焦为度,再研细,蜀葵子三十粒(打开),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硝石散)



阴缩阴纵-卷之十四·肝胆部\前阴诸疾-《医学纲目》

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阴纵,谓前阴受热,挺长不收也。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是也。
〔丹〕鲍兄二十余岁,玉茎挺长,肿而痿,皮塌常润,磨股不能行,两胁气上,手足倦弱。先以小柴胡加黄
连大剂,行其湿热,略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其挺肿渐收,渐减及半。但茎中有坚块未消,遂以青皮一味为
君,佐以散风之剂,末服。外以丝瓜汁,调五倍子末敷而愈。
平江王氏子,年三十岁,忽阴挺长肿而痛,脉数而实,用朴硝荆芥汤浸洗,又用三一承气汤大下之,愈。
《内经》刺灸前阴挺长之法有一∶经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病实,则挺长,取
之所别是也。
〔《明堂》〕阴卵入腹。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六分。(灸二七壮。)
〔《内经》〕诊阴缩而死者,皆属肝伤。经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阴
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又云∶厥阴终者喜溺,舌卷,卵上缩是也。

荆芥穗一两,朴硝二两。上为祖末。萝卜、葱白同煎汤淋洗。(《洁古家珍》失笑散)

三一承气汤出自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生姜组成,治伤寒、杂病、蓄热内甚、燥实坚燥而皆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