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路过坟地,他听到说话声把坟迁走,这是别人的宝地

 数字人生6688 2021-09-25
早间年,洛阳城外有个叫韩春的老翁,家境贫寒,靠给别人放羊为生。韩春中年得子,有个儿子叫韩涛,从小就非常聪明。
城里有个富户名叫张斌,生意做得很成功,几代人都没过过穷日子,非常令人羡慕。
张斌在城外有块地,常年荒着,没人打理,因为有生意要做,家里早就不种地了,父亲去世后,他便将其葬到了这里。
这天傍晚,张斌的邻居回家时路过这块荒地,突然听到张斌父亲的墓中传来怒骂的声音:把坟迁走,这是别人的宝地!
邻居吓坏了,回到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斌,张斌不相信,以为邻居听错了。
后来,张斌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儿对他说:“你家的坟地,本应该埋葬的是一个韩姓之人,你家占了人家的地方,赶快把坟迁走!”从此,张家时常有不吉利的事发生。别人劝他还是把坟迁走的好,他听从了别人的劝告,把坟迁走了。
且说这韩春,一日上山放羊,不小心从山上跌落下来摔死了,而跌下来的地方正是埋葬张斌父亲的墓地旁边。
那一年,韩涛刚刚六岁,母亲便带着他一起来到张斌家商讨韩春的后事,因为韩春毕竟是死在了张家的地里,按照常理,应该给张家一些补偿。
张斌知道死的人姓韩之后,非常吃惊,这就和前不久做的那个梦吻合了,于是他对韩氏说道:“我不需要你的赔偿,而且你可以将韩春葬在那里,我还给你出丧葬费。”
韩氏听了非常感动,连忙跪下向张斌致谢,由于家境贫寒,她本来就在为韩春的后事发愁,没想到却遇到了好心人相助。
张斌见韩涛聪明伶俐,非常喜欢,又知道他有了父亲的佑护,日后必成大器,于是便将他收为了义子,并且出资供他读书。
张斌有两个女儿,长得都非常漂亮,大女儿能说会道,非常聪明,却有些爱慕虚荣;小女儿虽然不爱说话,但是是个明事理之人,三观很正。
后来,张斌便把大女儿许配给了韩涛,刚开始大女儿就有些不乐意,但是父命难为,便勉强答应了。
到了成亲那一天,大女儿突然反悔,哭着对父亲说:“我就算死了也不会嫁给放羊人的后代,如果让我的姐妹们知道了,我就没法见人了!”
听着远处迎亲队伍的锣鼓声越来越近,张斌急得团团转:这不是胡闹吗?要是不同意,你早干嘛去了?
其实,最近几天,大女儿认识了一个公子哥,家境不错,能说会道,两人悄悄私定下了终生。
母亲也过来哀求大女儿不要胡闹,说道:“韩涛虽然家贫,却是一个老实正直的好孩子,况且日后人家说不定会飞黄腾达。”
大女儿哪里肯听,既不穿新衣,也不梳头发,就一直面对着墙壁哭。
张斌怒了,冲着大女儿喊道:“你今天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大女儿突然站起来说:“那我今天就撞死在这里!”说着,就要把头向墙壁上去撞。
众人急忙拦了下来,此时,新娘已经到了大门外……
小女儿对姐姐的做法非常不满,她也苦苦相劝。大女儿突然生气地说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有本事你自己嫁给他啊!”
小女儿也生气了,说道:“如果当时父亲将我许配给韩公子,我一定会嫁给他,哪里会向你这样出尔反尔!”
父亲听了这话,便和妻子商量:“事已至此,不如就让小女儿替姐姐出嫁吧!”
母亲便将小女儿拉出来,小声问道:“丫头,你姐姐不明事理,如果让你代替她嫁给韩公子,你愿意吗?”
小女儿痛快地说:“我听从你们的吩咐,我愿意嫁给韩公子,韩家现在虽然条件不好,但是韩公子博学多才,这我是知道的,他不会穷一辈子的。”
父母听了她的话十分高兴,就用姐姐的嫁妆给妹妹装扮起来,匆匆忙忙地打发她上轿走了。
过了门之后,韩涛掀开新娘的红盖头大吃一惊,他发现新娘子竟然是张斌的小女儿,就问是怎么回事?
小女儿便把缘由告诉了他,韩涛听后异常感动,觉得小女儿非常识大体,给双方都留够了面子。
婚后,夫妻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却是其乐融融。
过了不久,韩涛去参加乡试,途中经过一家客栈,便住了进来。当掌柜的知道他的名字是韩涛,又是去参加乡试的时候,急忙迎出来,让小二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招待他,住店的钱一分都不肯收。
韩涛不明所以,客栈掌柜便把前天晚上做的一个梦告诉了他:“梦里有个老者告诉我,这几天有个叫韩涛的年轻人去考试,路过此店休息时,你要好好招待他,日后他做了官会从危难之中解救于你!”
韩涛听了笑了笑,说道:“借您的吉言,希望此番考试不负众望!”
乡试成绩出来后,韩涛果然考中了第一名的举人,一家人都非常高兴,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学习更加刻苦了。
张斌的大女儿果然嫁给了那个公子哥,仗着婆家有些家底,她整天趾高气扬,出门炫耀。可是,她这公子哥除了吃喝玩乐在行,别的本事一点儿也没有,后来他又染上了赌瘾,没过几年,家境便迅速衰败了,家里的房子都抵押出去还账了。
大女儿听说韩涛考上了举人,心里有些嫉妒,又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当初真是看走了眼。
几年后,公子哥染了场重病死了,大女儿的生活更加贫困了。韩涛在这年又考中了进士,被委派到当地做知府,大女儿知道后更加怨恨自己有眼无珠,她没有脸面去见家人,更没有脸面去见妹妹和妹夫,于是便气恼地削发当了尼姑。
韩涛当了知府以后,翻阅以前案件的卷宗的时候,发现了一件错案,于是他又重新审理此案,最终为蒙冤者平了冤屈。
那个人被放出来以后,听说当今的知府大人是韩涛的时候,他不禁泪流面目:当初的那顿饭还真没有白请啊!这人便是当初那个客栈掌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