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网络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我国网瘾青少年达2400万!

 舍得付出 2021-09-26

图片

作者:蔡瑞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

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

对游戏行业来说,2021 是个相当值得纪念的年份。

Newzoo 在新发布的全球游戏市场报告中指出:今年的游戏玩家数量已经迈过了30 亿的大关,其中有28亿在移动设备上玩游戏。

展望2024 年,Newzoo 预计玩家总数将超过33亿。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

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2017 年 11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障碍(即游戏成瘾、网瘾)首次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

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网瘾青少年总人数约为2400万。

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注,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图片

图片

网瘾的诊断标准

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得到美国精神病协会认可,并将此标准纳入'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部分中的'网络游戏成瘾',成为国际认可的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 , 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符合如下症状 :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

2. 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 、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 (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 下述 5 条内至 少符合 1 条:

①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 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

②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 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③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危害性后果, 即使知道网络使用危害仍难以停止;

④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⑤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图片

网瘾带来的危害

1、ERP成分异常的研究

赵仑、高文彬在2007年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N170成分为指标发现现网络成瘾者出现明显的面孔早期知觉加工的易化现象,表现为:

面孔的 N170 效应的潜伏期明显提前且更趋于枕区分布,为网络成瘾患者现实社会功能受损提供了生理水平的科学依据 。

2013年一16岁孩子通宵玩了两晚上英雄联盟。早上走在路边不自觉的蹲到了草丛里。拿了根棍子,看到有人路过就跳出,,大喊德玛西亚,把好多人脑门砸破。

结合研究发现,网瘾青少年的社会属性有一定改变,对面孔和非面孔的加工上与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

贺金波, 郭永玉, 柯善玉和赵仑(2008)采ERP 技术探讨了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问题,结果发现: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听觉 P300 波幅显著低于非成瘾者,提示网络游戏成瘾者认知功能的下降;

同时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听觉 N1波幅显著地高于非成瘾者, 出现感觉功能的易化现象;

其他的研究者也证实, 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P300波幅降低, 潜伏期延长(Yu, Zhao, Li, Wang, & Zhou, 2009;郁洪强,赵欣,刘海婴,王明时, 周鹏,2009)。

这些研究都证实网络成瘾者的一般认知加工能力下降

金璞、傅先明、钱若兵、牛朝诗和韩晓鹏(2009)运用语言流畅性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

网络成瘾者的N400波幅降低, 潜伏期延长, 提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常规语言流畅功能下降; Xiong 和 Yao (2010)的研究证实网络成瘾者的短时记忆功能受损。

Pawlikowski 和 Brand (2011)及梁三才和游旭群(2010)对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网络成瘾者的决策功能受损—— 在决策中仅仅着眼于短期获益而不顾其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后果。

节选自:牛更枫, 孙晓军, 周宗奎, & 魏华. (2013). 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

2、fMRI研究

Zhou 等(2011)采用核磁共振(MRI)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技术,研究了网瘾青少年和健康青少年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灰质密度的差异。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成瘾组被试的左侧前扣带回、左侧后扣带回、左脑岛、左侧舌回的大脑灰质密度降低,体积也显著减小。

扣带回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控制情绪、情感、动机以及其他情绪状态, 同时对冲突识别、反应抑制和错误监测等机能也有支配作用(Dufour et al., 2008)。

Yuan 等(2007)采取相同的技术,分别考察了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和白质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anl anisotropy, FA)的差异, 以及网络成瘾者的脑异常与成瘾时间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就灰质体积来看,网络成瘾者的背外侧额叶皮层、辅助运动区、眶额皮层、小脑和左侧前扣带回下部的灰质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

同时, 右侧背外侧额叶皮层、右侧辅助运动区以及左侧前扣带回下部的体积与网络成瘾时间(以月为单位)呈负相关,也即成瘾的时间越长,这些灰质的萎缩越明显。

Han, Lyoo 和 Renshaw (2012)采用 MRI 技术对比了网络游戏成瘾者(12 名)和非成瘾网络游戏玩家(17 名)的脑结构, 两组被试的平均玩网游时间相等。

结果显示, 专业玩家的扣带回皮质显著大于成瘾者的, 而丘脑皮质则相反:

成瘾者的显著大于专业玩家的。

Liu 等(2010)的fMRI实验重点分析了网瘾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同步性, 意在考察脑区局部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 而不是密度差异。

结果显示, 与控制组被试相比, 成瘾组的右侧扣带回、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额叶(直肠回、额下回和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的同步性都有所增强, 说明这些脑区的神经活动整体增强了。

Dong, Huang 和 Du (2011)采用 fMRI技术,利用概率猜测任务(probabilistic guessing task)范式对网络成瘾者对奖罚反应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赢”的情况下, 成瘾组被试的眶额皮层活性显著高于控制组, “输”的情况下, 前扣带回的活性则显著低于控制组。

眶额皮层对于价值引导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眶额皮层活性强说明成瘾组对奖赏更敏感。

前扣带回与厌恶刺激加工有关, 有研究表明,前扣带回活性的增强与损失引起的不愉快等级增加有关。

因此可以认为, 成瘾组被试对金钱损失的反应减小, 由此可以解释为何网络成瘾者沉迷网络而不担心由此产生的心理、生活和工作困难等负面后果。

3、PET研究

Park 等(2010)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技术测试了网络成瘾者静息状态下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成瘾组被试右侧眶额中回、左侧尾状核和右侧脑岛的葡萄糖代谢率更高,而且这种增高值与冲动性得分正相关。

图片

网络成瘾的戒断与行为矫正

网瘾治疗机构暴利与暴力事件的曝光,包括电击疗祛和体罚在内的五花人门的各种网瘾治疗方祛,受到全社会的美注,甚至吸引了全球的眼光,社会各界争论不休。

现在缺乏标准的阶段方法,规范化的戒断流程与操作规范。

除药物外还可以使用物理治疗,运动矫正,生物反馈,神经反馈等疗法对网络成瘾进行行为矫正;

多项个案研究显示:

体育(尤其是团体项目)对“网瘾”中学生的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学校内的干预方案,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复瘾率低,体育是优质的戒“网瘾”工具。

2015年2月,法国电视台放映了一份关于网络成瘾(IA)的报告,其中一个自称是网络依赖的人接受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治疗。

目前,我们不能推广经颅磁刺激用于网络成瘾戒断,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然而,物质成瘾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似性,以及rTMS对物质成瘾的结果表明,可以研究rTMS技术治疗网络成瘾的有效性。

S. Jeong*等人对7名成人重度游戏使用者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进行了12次tDCS治疗。

tDCS处理后,右侧额下回的局部脑糖代谢增加了约8.9%。在总共84次疗程中未观察到不良事件。

初步认为,tDCS可能通过调节前额叶活动来减少网络游戏成瘾症状;

事实上要健康使用互联网,健康使用游戏需要多方发力,国家层面上已经硬性要求所有游戏开展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各学校纷纷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岱梅, 刘炳伦, & 李仁军. (2010). 关于网瘾争论的几个问题——网瘾不是社会病、思想病或素质病. 精神医学杂志, 23(003), 219-221.

[2] 牛更枫, 孙晓军, 周宗奎, & 魏华. (2013). 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3] 贺金波, 聂余峰, 周宗奎, & 柴瑶. (2017). 网络游戏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存在相同的神经机制吗?——基于mri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5(008), 1327-1336.

[4] 贺金波, 洪伟琦, 鲍远纯, & 雷玉菊. (2012). 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异于常人吗?. 心理科学进展, 20(012), 2033-2041.

[5] Jeong, H. S. ,  Oh, J. K. ,  Choi, E. K. ,  Song, I. U. , &  Chung, Y. A. . (2017). Effects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on internet gaming addiction: a preliminar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Brain Stimulation, 10(2), 353-353.

[6] B, B. T. A. ,  B, D. Z. , &  B, S. A. . (2017). Brain stimulation to treat internet addiction: a commentary. Addictive Behaviors, 64, 363-3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