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刀——作为我国刀币之首,不管是从其钱币的文字上,还是从其装饰的纹路上,以及整体的设计上都远远地美观于其他刀币。虽然说齐刀整体的造型给人一种厚重笨拙之感,但是这也正是其钱币的特别之处。熟悉齐刀的收藏者们都知道,齐刀是以厚重,铸造工艺精美而著称,而且还在其钱币上融入了文字艺术,更是赋予了齐刀的文化气息。古往今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收藏者们欣赏收藏。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其形由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而成。其流通范围主要为北方及东方从事游牧渔猎的地区。刀币的流通区域没有布币广泛,主要流通地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其形制因国别和时代的不同分为尖首刀、直刀、明刀、齐刀等。 从货币的变迁上,人们也可以窥探出战国的历史。比如,赵国在战国初期还是典型的布币流通区,到了战国中后期,其刀币的数量就大大增多,刀币流通区的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赵国和刀币流通国交往的频繁。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的刀币文字生动、制作精美。主要有"齐造邦长法化"、"即墨之法化"、"齐法化"和"齐明刀"等。 刀币从春秋时期即流行于齐国;齐刀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喜爱。 齐刀根据面文文字分别有“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 齐刀背面刀身上都有3条横纹和1个十字星纹,另外绝大部分齐刀背面还会纪1个文字或两个文字,如土、日、吉、司、正、至、公、化、人、立、大行、安邦等。
在刀币中,数量最多的是铭文中有一个像“明”的字(关于这个字的释读,有莒、召、明、易等多种说法,也有人说它不是字,而是一种符号)的刀币,称明刀。明刀一般为尖首刀,但刀身有微弧状的和折线状的两种,分别称圆折刀和磬折刀。 根据刀币上文字及其数目,可以将齐国的刀币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明刀等几种,此外还有无字尖首刀以及战国后期的有字或者无字的圆首刀等。这几种货币在外形、材料、重量上都有一定的标准,也都是齐国的法定货币,重量均在40克以上,在古代属于面值较大的钱币,相当于今天的百元大钞。 |
|